声泪俱下
拼音shēng lèi jù xià
含义一边说一边哭。形容极其悲恸。
出处《晋书·王彬传》:“因勃然数敦曰:‘兄抗旌犯顺,杀戮忠良,谋图不轨,祸及门户。’音辞慷慨,声泪俱下。”
典故出处
《晋书·王彬传》:“因勃然数敦曰:‘兄抗旌犯顺,杀戮忠良,谋图不轨,祸及门户。’音辞慷慨,声泪俱下。”
近义词
痛哭流涕
反义词
笑容可掬、兴高采烈
英文翻译
in a tearful voice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一边说一边哭。形容极其悲恸。
成语举例:他讲到激昂时,声泪俱下。(邹韬奋《经历 高等法院》)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状语、补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辨形:俱,不能写作“惧”。
成语辨析:声泪俱下与“痛哭流涕”有别:声泪俱下侧重于形容激动;“痛哭流涕”侧重于形容痛苦。
成语谜面:哭诉
详细解释
- 声:声音;泪:眼泪;俱:一同;下:落下。形容声音和眼泪一同落下,表示非常感人动情。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文艺作品、演讲、故事等具有感人情节的场景。
故事起源
- 据传,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南朝梁代的文学家萧统的《南史·梁纪》,其中记载了一个关于梁武帝萧衍的故事。当时,萧衍听说了一个贫苦人家的母亲为了救治儿子的疾病,卖掉了自己的发簪。听到这个故事后,萧衍感动得声泪俱下,表达了对这位母亲的敬佩和同情。
成语结构
- 动宾结构。
例句
- 1. 他的演讲内容非常感人,让全场听众声泪俱下。2. 这部电影的结局太悲伤了,让观众声泪俱下。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声泪俱下”与感人的场景、故事联系起来,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感人、动情相关的成语,如“扼腕叹息”、“感人肺腑”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看到小狗被救了出来,我感动得声泪俱下。2. 初中生:这部电影的结局非常悲伤,让观众都声泪俱下。3. 高中生:听到老师讲述的那个故事,我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不禁声泪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