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靡靡之乐在词典中的解释
zhī

靡靡之乐

拼音mí mí zhī lè

含义指柔弱、颓靡的音乐。

出处《韩非子·十过》:“此师延之所作,与纣为靡靡之乐也……先此声者,其国必削。”《史记·殷本纪》:“于是使师涓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

典故出处

  • 《韩非子·十过》:“此师延之所作,与纣为靡靡之乐也……先此声者,其国必削。”《史记·殷本纪》:“于是使师涓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

近义词

  • 靡靡之音、靡靡之声

英文翻译

  • lewd music or song <beguiling tunes; soft,effiminate music>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指柔弱、颓靡的音乐。
    成语举例:三代之衰,邪音间起,则有烂漫靡靡之乐兴焉。★北齐·魏收《魏书·乐志》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主语、宾语;指庸俗音乐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

  • 春秋末年,晋平公在城外建造一座豪华的宫殿。卫灵公带涓乐师前去祝贺,席间涓乐师把在濮水边听来的乐曲弹了一遍。晋国的旷乐师马上制止说是商末延乐师为纣王所作的靡靡之音,听了会沉湎声色中。3年后,晋平公因贪色而亡。

详细解释

  • 靡靡之乐是一个由两个相同的“靡”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靡”表示放纵、纵情、放肆的意思。靡靡之乐形容人沉迷于低级趣味的享乐,不思进取,缺乏追求更高层次的目标和意义。

使用场景

  • 通常用来形容人沉迷于低级趣味、不思进取的状态。可以用于批评某人追求短暂的快乐而忽视了自己的责任和目标。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楚国有个官员叫屈原,他是楚国的大臣,也是一位才华出众的诗人。但他因为政治斗争失败,被贬到了边远地区。在那里,他感到孤独和失落,纵情于酒色之中,沉溺于低级趣味的享乐,忘记了自己应有的责任和追求。最终,他在一次沉醉中投江自尽,成为了后世传颂的文学巨匠。因此,靡靡之乐也成为了形容人放纵享乐的成语。

成语结构

  • 由两个相同的“靡”字组成。

例句

  • 1. 他整天追求靡靡之乐,却忽视了自己的工作和家庭责任。2. 放纵享乐只会让你陷入靡靡之乐的境地,远离成功和成就。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靡靡之乐”与“迷迷糊糊”进行联想,两者的发音相似,都表示人沉迷于某种状态。另外,可以通过将“靡靡之乐”与“放纵享乐”的意思进行联想,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类似的成语,如“纸醉金迷”、“沉迷于游戏”等,可以帮助扩展对于放纵享乐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整天只想着玩游戏,真是靡靡之乐。2. 初中生:我觉得沉迷于手机游戏是一种靡靡之乐,没有什么好处。3. 高中生:有些同学沉迷于追星,追求的只是短暂的快乐,这是一种靡靡之乐。4. 大学生:大学生活丰富多彩,但不能沉迷于靡靡之乐,应该注重学习和个人发展。

拆字解意

靡靡之乐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