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无成
拼音yī shì wú chéng
含义连一样事情也没有做成。指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形容毫无成就。
出处唐·白居易《除夜寄微之》诗:“鬓毛不觉白毵毵,一事无成百不堪。”
典故出处
唐·白居易《除夜寄微之》诗:“鬓毛不觉白毵毵,一事无成百不堪。”
近义词
一无所成、一窍不通、劳而无功
反义词
功成名就、劳苦功高、一技之长
英文翻译
accomplied nothing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连一样事情也没有做成。指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形容毫无成就。
成语举例:员乃投镜于地,痛哭曰:“一事无成,双鬓已斑,天乎,天乎!”(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二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成,不能读作“cénɡ”。
成语辨形:事,不能写作“是”。
成语谜面:十拿九稳
成语故事
唐朝的时候,有一个人当了省郎的官,因官运不怎么亨通,不管做甚么事情,往往都不如他的心意,所以时时出去,想藉游玩散散心。有一天,他到了京国寺,游倦了,就寄宿在寺里。晚上做了一个梦;他梦中走到一处岩石下,碰到一位老和尚;在老和尚的面前,有一个极小香炉,炉檀香烟袅袅上升。老和尚对省官说道:“这小香炉中的香烟还是你许愿时留存下来的,现在你已做了三世人了。你一世你是唐玄宗时代的剑南安抚巡官;第二世你是宪宗时候的西蜀书记,第三世就是现在的省郎官。”他听了老和尚这番话,恍然有点觉悟,彷佛记忆三世所做的官,都是庸庸碌碌,一事无成。于是,再也不愿意在宦海里浮沈,对人生似乎恍然彻悟。又王中的诗句,也有“干戈未定欲何之,一事无成两鬓丝”的感叹语。现在上了年纪的人,事业上要是没有成就的话,通常都是拿一事无成来感叹。有时年纪不大的人,你问他事业做得怎样,他也会说“一事无成”呀!。
详细解释
- 一事无成是一个表示没有取得任何成就或成功的成语。它强调了个人或事物在努力或尝试后没有取得任何进展或成就的情况。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努力白费,或者某个计划或项目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在多种情况下使用,比如形容一个人在工作、学习或生活中没有取得任何成就,或者形容一个项目或计划没有成功或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故事起源
- 《论语·述而》中有一则孔子的故事,他曾经说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个故事中,孔子强调了一个人的成就不在于他是否被别人所知晓,而在于他自己的努力和付出。这个故事的背后启发了人们对于成功的看法,认为成功并不仅仅在于外界的认可,而更重要的是个人的努力和成就。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四个汉字组成,分别是“一”、“事”、“无”、“成”。
例句
- 1. 他一事无成,连个小目标都没有实现。2. 这个项目经理一事无成,导致整个项目失败了。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一事无成”与没有任何成果的情况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努力工作、学习或生活,但最终没有达到任何目标或成就的情况。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学习更多与成功与失败相关的成语,比如“一帆风顺”、“功败垂成”等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一事无成,没有考上理想的学校。2. 初中生:他一事无成,连个小目标都没有实现。3. 高中生:我努力了很久,却一事无成,没有考上大学。4. 大学生:他在创业的道路上一事无成,失败了多次。5. 成年人:他一事无成,连个稳定的工作都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