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身投靠
拼音mài shēn tóu kào
含义出卖自己,投靠有权势的人。比喻丧失人格,甘心充当恶势力的工具。
出处鲁迅《准风月谈·后记》:“我见这富家儿的鹰犬,更深知明季的向权门卖身投靠之辈是怎样的阴险了。”
典故出处
鲁迅《准风月谈·后记》:“我见这富家儿的鹰犬,更深知明季的向权门卖身投靠之辈是怎样的阴险了。”
近义词
卖国求荣、趋炎附势、卑躬屈膝
反义词
精忠报国、坚贞不屈、赤胆忠心
英文翻译
barter away one's honor for somebody's patronage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出卖自己,投靠有权势的人。比喻丧失人格,甘心充当恶势力的工具。
成语举例:我见这富家儿的鹰犬,更深知明季的向权门卖身投靠之辈是怎样的阴险了。(鲁迅《准风月谈 后记》)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连动式
产生年代:现代
成语谜面:包身工
详细解释
- 卖身投靠是一个贬义词语,形容一个人为了自身利益而出卖自己的原则和尊严,主动投靠强者或权势者,以换取保护或利益。这个成语主要强调了一个人为了个人利益而背叛自己的忠诚和原则,是一种道德败坏的行为。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描述某人为了得到利益而背叛自己的身份和原则,常见于政治、商业、社交等场合。同时,也可以用于批评某人为了个人利益而不顾他人的利益和正义。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僖公十二年》中的一则故事。故事中,晋国大夫子贡为了避免被强国齐国攻打,向齐国投降,出卖了晋国的利益和尊严,从而成为了卖身投靠的代表。
成语结构
- 主语+卖身+投靠
例句
- 1. 他为了得到更高的职位,不惜卖身投靠了那个权贵。2. 这个政客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卖身投靠了对手。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卖身投靠与出卖自己的原则和尊严联系起来,形象地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一个道德的十字路口上,他可以选择坚守原则和尊严,也可以选择出卖自己的身份和原则。
延伸学习
- 了解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出尔反尔”、“投机取巧”等,以拓宽对于背叛和道德败坏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不想被同学欺负,于是卖身投靠了一个比他强壮的同学。2. 初中生:为了得到好成绩,他卖身投靠了班里的学霸,从而获得了学习上的帮助。3. 高中生:为了得到更多的机会,他卖身投靠了一个政治家,成为了政治家的助手。4. 大学生:为了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他卖身投靠了一家大公司,放弃了自己的创业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