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文达礼
拼音tōng wén dá lǐ
含义指有学问懂礼仪。
出处清·荻岸山人《平山冷燕》第七回:“况甥女虽系一小小村女,然读书识字,通文达礼,有才有德,不减古之列女,岂有上以白壁之姿,下就青衣之列?”
典故出处
清·荻岸山人《平山冷燕》第七回:“况甥女虽系一小小村女,然读书识字,通文达礼,有才有德,不减古之列女,岂有上以白壁之姿,下就青衣之列?”
近义词
通文达理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指有学问懂礼仪。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近代
详细解释
- 通指通达,理解。文指文辞,指文言文的表达方式。达指达到,达成。礼指待人接物的礼貌。通文达礼表示一个人能够熟练运用文辞,达到恰当表达的能力,并且在处事和待人方面能够表现出得体的礼貌。
使用场景
- 通文达礼常用于表扬一个人在文辞运用和待人接物方面的能力出色。可以用于评价一个人的修养和素质,也可以用于指导他人如何在交流和处事方面更加得体。
故事起源
- 通文达礼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论语·子罕篇》中。孔子对学生子罕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对别人的评价是客观的,只有经过实践和考验之后,才能够真正评价一个人。通文达礼就是指一个人在实践中能够运用文辞得体,待人接物有礼貌。
成语结构
- 通文达礼是一个四字成语,由“通”、“文”、“达”、“礼”四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的写作水平很高,通文达礼。2. 她在公众场合总是能够得体地表达自己,真是通文达礼。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通文达礼这个成语与“通达文辞,达到恰当的礼貌待人”联系起来,帮助记忆其基本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和了解其他与修养和素质相关的成语,如“文质彬彬”、“言行一致”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看书,希望将来能够通文达礼地和别人交流。2. 初中生:老师常常教育我们要注重修养,要能够通文达礼地待人接物。3. 高中生:在社交场合中,我努力让自己能够通文达礼地表达自己的观点。4. 大学生:学习过程中,我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还要培养通文达礼的能力,以便更好地与他人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