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天大罪
拼音mí tiān dà zuì
含义形容极大的罪恶。
出处元·无名氏《谢金吾》第四折:“纵有那弥天罪,也难赎。”
典故出处
元·无名氏《谢金吾》第四折:“纵有那弥天罪,也难赎。”
近义词
弥天大罪
反义词
盖世之功
英文翻译
heinous crimes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形容极大的罪恶。
成语举例:你在沧州做下迷天大罪,却在这里。(明 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一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极大的罪恶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迷,迷失、迷惑;天,指上天、上帝;大罪,指极其严重的罪行。迷天大罪形容所犯的罪行极其严重,罪恶深重,罪责难逃。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犯下严重罪行或犯下无法挽回的错误,表达罪责难逃、罪大恶极的意思。
故事起源
- 《左传·僖公十二年》记载了一个故事:春秋时期,鲁国有个叫狐突的人,他犯下了严重的罪行,杀人放火,罪恶滔天。狐突的罪行之大,连上天都为之迷惑,无法理解。于是人们用“迷天大罪”来形容狐突所犯的罪行。
成语结构
- 主语+迷天大罪
例句
- 1. 他犯下了迷天大罪,罪责难逃。2. 这个贪官贪污受贿,犯下了迷天大罪。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迷天大罪”与一个严重的罪行或错误联系起来,形成强烈的形象记忆。可以将其与一个犯下了严重罪行的人的形象联系起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相关成语,如“罪大恶极”、“罪不容诛”等,来扩大对于严重罪行的理解和描述。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偷了同学的钢笔,真是迷天大罪。2. 初中生:这个杀人犯犯下了迷天大罪,应该受到严厉的惩罚。3. 高中生:政府官员贪污受贿,犯下了迷天大罪,损害了国家利益。4. 大学生:这个公司老板虚报利润,欺诈投资者,犯下了迷天大罪,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