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儿郎当
拼音diào er láng dāng
含义形容仪容不整,作风散漫,态度不严肃或不认真。
出处丰子恺《口中剿匪记》:“到后来它们作恶太多,个个变坏,歪斜偏侧,吊儿郎当,根本没有替我服务。”
典故出处
丰子恺《口中剿匪记》:“到后来它们作恶太多,个个变坏,歪斜偏侧,吊儿郎当,根本没有替我服务。”
近义词
放荡不羁、不拘小节、不拘行迹、玩世不恭、不修边幅、落拓不羁
反义词
一本正经、正襟危坐、安分守己
英文翻译
careless and casual<slovenly dilly dally; dodge the column; loiter away>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形容仪容不整,作风散漫,态度不严肃或不认真。
成语举例:〖示例〗你不能总是这样吊儿郎当的好不好?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多用在日常口语里。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现代
成语正音:儿是轻声,不能读作“ér”;当;不能读 “上当”的“dànɡ”。
成语谜面:腰里挂榔头
详细解释
- 吊儿郎当这个成语是由“吊儿郎当”这个词语演化而来。吊儿郎当原指草草地吊在竹竿上,没有人看管,不负责任的状态。后来,这个词语引申为人的态度和行为懒散、不认真对待事情的表现。
使用场景
- 吊儿郎当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对待工作、学习或生活态度不端正,不负责任,不认真对待事情的情况。可以用来批评那些懒散敷衍的人,也可以用来自嘲或调侃自己的懒散行为。
故事起源
- 吊儿郎当这个成语的起源并没有明确的故事或典故。它是根据民间的口头表达和描述而形成的。人们通过这个成语来形象地描述一个人懒散、不负责任的状态,以警示人们要对待事情认真负责。
成语结构
- 吊儿郎当是一个四个字的成语,其中“吊儿郎当”是形容词短语,用来形容人的态度和行为。
例句
- 1. 他的工作态度一直很吊儿郎当,从来不认真对待。2. 这个学生吊儿郎当地对待考试,结果考得很差。3. 我们不能对待生活吊儿郎当,应该积极面对。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和造句来记忆吊儿郎当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懒散地吊在竹竿上,不负责任地晃来晃去。可以造句来记忆,例如:“他的态度吊儿郎当,一点也不认真。”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类似意思的成语,如“敷衍塞责”、“草率从事”等,可以帮助丰富词汇,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作业吊儿郎当地写得很乱。2. 初中生:这个同学吊儿郎当地对待考试,成绩一直不好。3. 高中生:他的学习态度吊儿郎当,从不认真复习。4. 大学生:他整天吊儿郎当地玩游戏,不去上课。5. 成年人:工作中不能吊儿郎当,要认真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