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穷不失义在词典中的解释
qióngshī

穷不失义

拼音qióng bù shī yì

含义义:礼义。虽然穷困,但不失礼义。

出处《孟子·尽心上》:“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典故出处

  • 《孟子·尽心上》:“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英文翻译

  • poor yet not losing one's righteousness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义:礼义。虽然穷困,但不失礼义。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指人有骨气
    成语结构:紧缩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穷不失义是中国的一种成语,由四个汉字组成。穷指贫穷、困苦;不表示否定、不会;失指丧失、放弃;义指道义、正义。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一个人即使在贫穷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坚守道义、保持正直的品质。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困境中仍然保持正直、坚守原则。可以用于赞美那些在贫穷困苦中不放弃正义的人,也可以用来鼓励自己或他人在困难时坚持做正确的事情。

故事起源

  • 关于穷不失义的故事并没有明确的起源。这个成语的含义源于中国古代社会的价值观念,强调了道义的重要性。在古代,贫穷往往被视为一种考验,而坚守道义则被认为是一个人应有的品质。因此,穷不失义成为了一个流传至今的成语。

成语结构

  • 穷不失义是一个四字成语,由形容词“穷”和“不”、动词“失”和名词“义”组成。

例句

  • 1. 他虽然生活贫困,但始终穷不失义。2. 面对困境,我们要学会穷不失义,坚守自己的原则。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记忆穷不失义这个成语:1. 将穷不失义分成四个部分:穷、不、失、义。2. 将每个部分与其含义进行联系,如穷表示贫穷,不表示否定,失表示丧失,义表示道义。3. 可以尝试将记忆的关键词与具体的场景联系起来,如将“穷”与贫穷的形象联系起来,将“义”与坚守道义的形象联系起来。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探索以下内容:1. 学习其他与道义、正直相关的成语,如“忠诚不渝”、“正直无私”等。2. 了解中国古代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以及对贫穷和道义的看法。3. 阅读相关的故事和文学作品,了解贫穷与道义的关系以及相关的人物形象。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虽然家里很穷,但他从来不偷东西,真是穷不失义。2. 初中生:即使我们家境不好,但我爸爸妈妈总是教育我们要穷不失义。3. 高中生:面对诱惑,我们要学会穷不失义,坚守道义的底线。

拆字解意

穷不失义成语造句

  • 穷不失义造句(精选11条)

    1、正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神道统”,孕育出中华儿女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的价值取向,己达达人、兼善天下的行为方式。2、有网友评价说,中国古代有一种人,叫做“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无恒产而有恒心。3、正因为如此,所以孟子主张,“士穷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