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昌之镜
拼音lè chāng zhī jìng
含义比喻夫妻分离。同“乐昌分镜”。
出处《剪灯新话·联芳楼记》:“一旦事迹彰闻,思情间阻,则乐昌之镜,或恐从此而遂分。”
典故出处
《剪灯新话·联芳楼记》:“一旦事迹彰闻,思情间阻,则乐昌之镜,或恐从此而遂分。”
近义词
乐昌破镜、乐昌分镜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比喻夫妻分离。同“乐昌分镜”。
成语举例: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之》:“颇疑其乐昌之镜离而复合,但无显证耳。”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夫妻分别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
南朝陈将要灭亡时,驸马徐德言与妻乐昌公主估计不能相保,就将铜镜一分为二,双方各执一半分开行动,相约于正月十五日当街卖破镜来取得联系。陈朝灭亡,妻没入杨素家。到期,徐德言辗转依约至京,找到卖破镜的妻子,夫妻团聚。
详细解释
- 乐昌之镜是由乐昌镜和镜子组成的成语。乐昌镜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铜镜,以其制作精细、光亮度高而闻名。乐昌之镜的意义扩展为比喻能够准确反映事物本质的工具或方法。
使用场景
- 乐昌之镜可以用来形容一种能够准确反映事物本质的工具、方法或观察力。它可以用来形容一种精确的分析能力、推理能力或判断能力。也可以用来形容一种能够洞察问题本质的眼光或智慧。
故事起源
- 乐昌之镜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代。据说,梁武帝时期,有一位叫乐昌的官员制作了一种非常精美的铜镜,这个铜镜制作精细,光亮度高,被称为乐昌镜。后来,人们就用乐昌之镜来比喻能够准确反映事物本质的工具或方法。
成语结构
- 乐昌之镜是由两个词语组成的,乐昌和之镜,乐昌是一个地名,之是一个连词,镜是一个名词。整个成语的结构比较简单,容易理解和记忆。
例句
- 1. 他的分析能力就像乐昌之镜,准确而精细。2. 这本书就像一面乐昌之镜,能够让你看到问题的本质。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乐昌之镜与准确反映事物本质的工具或方法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个精美的铜镜,它能够反射出事物的真实面貌,就像乐昌之镜一样。同时,可以结合故事起源来记忆,想象乐昌官员制作出来的精美铜镜。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乐昌镜和中国古代铜镜的知识,以及其他类似的成语,如“明镜高悬”、“镜花水月”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本书就像一面乐昌之镜,能够让我看到世界的美丽。2. 初中生:他的分析能力就像乐昌之镜,能够准确判断问题的本质。3. 高中生:通过学习科学理论,我们可以拥有一面乐昌之镜,洞察事物的本质。4. 大学生:在研究领域中,我们需要使用乐昌之镜,以便准确反映事物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