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包羞忍耻在词典中的解释
bāoxiūrěnchǐ

包羞忍耻

拼音bāo xiū rěn chǐ

含义包:包容,藏;忍:容忍,忍耐。容忍羞愧与耻辱。

出处唐·杜牧《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典故出处

  • 唐·杜牧《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近义词

  • 包羞忍辱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包:包容,藏;忍:容忍,忍耐。容忍羞愧与耻辱。
    成语举例: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记诗》:“女子能留身后名,包羞忍耻漫公卿。”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主语、谓语、宾语;指人气量大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包羞忍耻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由“包羞”和“忍耻”两个词组成。其中,“包羞”意为承受羞辱,忍受耻辱;“忍耻”意为忍受羞辱。整个成语的意思是因为感到羞耻而无地自容,只能忍受羞辱。

使用场景

  • 包羞忍耻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因为某种原因而感到极度羞耻,无法有面目见人的状态。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做出了令自己感到非常羞耻的事情,或者在某种情况下受到了极大的羞辱。

故事起源

  • 《左传·哀公十六年》中有一则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是齐国的公子纠。公子纠因为自己的过错,导致了齐国的大败,随后被迫逃亡到了鲁国。在鲁国,公子纠感到非常羞耻和愧疚,他说:“我宁可在鲁国过着羞耻的生活,也不愿意回到齐国。”从此,“包羞忍耻”就成为了一个常用的成语。

成语结构

  • 成语“包羞忍耻”由两个词组成,没有特殊的结构。

例句

  • 1. 他因为自己的错误而包羞忍耻地离开了会议室。2. 她在全班面前犯了一个低级错误,感到包羞忍耻。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可以将“包羞忍耻”与一个人因为羞耻而感到无地自容的形象联系起来,形象地想象这个人的样子,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羞耻、耻辱相关的成语,例如“无地自容”、“面红耳赤”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因为考试作弊被老师发现了,感到包羞忍耻。2. 初中生:他因为在篮球比赛中失误导致了球队失败,感到包羞忍耻。3. 高中生:她因为在演讲比赛中忘词了,感到包羞忍耻。4. 大学生:他因为在社交场合说了一些不恰当的话,感到包羞忍耻。5. 成年人:他因为工作失误导致了公司的重大损失,感到包羞忍耻。

拆字解意

包羞忍耻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