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规矩矩
拼音guī guī jǔ jǔ
含义指人的品行方正,谨守礼法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5回:“说了不多几句话,宝玉也来了,进门见了王夫人,不过规规矩矩说了几句。”
典故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5回:“说了不多几句话,宝玉也来了,进门见了王夫人,不过规规矩矩说了几句。”
近义词
老老实实
反义词
有伤风化、不三不四
英文翻译
exactitude <behave oneself; keep one's nose clean>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指人的品行方正,谨守礼法
成语举例:钱钟书《围城》:“鹏图瞧老子气色严重,忙规规矩矩道:‘是个男孩子,母子都好。’”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正正规规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近代
成语谜面:两个王八拉两个车
成语故事
贾宝玉上了几天的学后就在家里与众姐妹厮混,王夫人见贾环下了学,命他抄《金刚咒》,贾环拿腔作势地抄写。凤姐来拜见王夫人,宝玉也来了,滚到了王夫人怀里,搂着王夫人的脖子,规规矩矩说了几句话,贾环在一旁痛恨宝玉。
详细解释
- 规规矩矩是一个由重复的词语组成的成语,意思是按照规矩办事,举止端正,守纪律。它强调人们在做事时应该遵守规定和约定,不偏离正道,不懈怠,不违背规矩。
使用场景
- 规规矩矩常用于形容人的行为举止端庄,守规矩,不做违背道德和法律的事情。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按照规定的步骤和程序进行。
故事起源
- 关于规规矩矩的故事并不多见,但它的含义和用法在古代文献中有所涉及。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人们注重礼仪和规矩,认为一个人的行为应该遵循一定的规定和约定,这样才能保持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成语结构
- 规规矩矩是一个由两个相同的词语组成的成语,这种结构形式在汉语成语中比较常见,用来强调一个概念的重要性和稳定性。
例句
- 1. 他做事一向规规矩矩,从不偏离正道。2. 这个学生学习认真,规规矩矩,从不迟到早退。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法来记忆规规矩矩这个成语。可以将“规规矩矩”联想成一个人站得笔直,举止庄重,遵守规矩的形象,这样就能够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来扩展对规规矩矩的理解。比如,可以学习“守规矩”、“守纪律”、“遵守规定”等词语,加深对规矩和秩序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规规矩矩排队上课。2. 初中生:作为学生,我们应该规规矩矩完成作业。3. 高中生:在考试中,我们要规规矩矩遵守考场纪律。4. 大学生:作为大学生,我们要规规矩矩遵守学校的规定和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