拈轻怕重
拼音niān qīng pà zhòng
含义指接受任务时拣轻的担子挑,怕挑重担。
出处毛泽东《纪念白求恩》:“不少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典故出处
毛泽东《纪念白求恩》:“不少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近义词
挑肥拣瘦
反义词
任劳任怨、吃苦耐劳、不辞劳苦
英文翻译
prefer the light and stirk the heavy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指接受任务时拣轻的担子挑,怕挑重担。
成语举例:不少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毛泽东《纪念白求恩》)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现代
成语正音:拈,不能读作“zhān”。
成语辨形:拈,不能写作“粘”或“沾”。
成语谜面:扔下铁锤拿灯草
歇后语:铁匠改行学弹匠
详细解释
- 拈轻怕重是由“拈轻”和“怕重”两个词组合而成的成语。拈轻指的是轻微的事物,怕重则表示对重大的事物感到害怕。拈轻怕重形容一个人对轻微的困难、挫折过于担心,不敢轻易尝试,缺乏勇气与决心。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在面对一些看似困难但实际上并不重大的事情时,表现出过于谨慎、胆怯的态度。可以用于批评一个人缺乏冒险精神、过于保守,不敢大胆尝试新事物。
故事起源
- 拈轻怕重的故事起源于《史记·项羽本纪》中的一则故事。故事中,项羽率领大军攻打秦国,最终推翻了秦朝。在攻打咸阳城的过程中,项羽的将士们担心攻城时会受到咸阳城高墙的阻碍,因此不敢轻易尝试攻城。项羽为了鼓励士气,亲自率领队伍攀登城墙,展示了攻城的勇气和决心。从此,人们用“拈轻怕重”来形容对轻微困难过于担心,不敢轻易尝试的人。
成语结构
- 拈轻怕重是一个由两个动词组成的成语,结构简洁明了。
例句
- 1. 他对一点小挫折就如此拈轻怕重,怎么能成功呢?2. 她一直担心失败,所以对于新的机会总是拈轻怕重。3. 我们不能总是拈轻怕重,应该敢于面对挑战。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面对一个轻盈的物体时,却因为害怕它可能会变得沉重而不敢去触摸。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如果想要进一步学习拈轻怕重这个成语,可以了解其他与勇气、决心相关的成语,如勇往直前、刻苦耐劳等。同时,也可以学习与过度谨慎、害怕失败相关的成语,如杞人忧天、胆小如鼠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对于参加学校运动会总是拈轻怕重,不敢报名参加跳高比赛。2. 初中生:她在面对学习新知识时总是拈轻怕重,缺乏自信心。3. 高中生:他对于选择自己的职业总是拈轻怕重,不敢冒险尝试自己的兴趣领域。4. 大学生:面对创业的机会,他却因为拈轻怕重而错失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