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揽权纳贿在词典中的解释
lǎnquánhuì

揽权纳贿

拼音lǎn quán nà huì

含义揽:把持。纳:接纳。把持权势,并接受贿赂。

出处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六回:“到了湖北,方才晓得李统领因为京里有人参他揽权纳贿等事。”

典故出处

  • 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六回:“到了湖北,方才晓得李统领因为京里有人参他揽权纳贿等事。”

英文翻译

  • abuse one's authority and take bribes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揽:把持。纳:接纳。把持权势,并接受贿赂。
    成语举例:到了湖北,方才晓得李统领因为京里有人参他揽权纳贿等事。(清 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六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指受贿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近代

详细解释

  • 揽权纳贿是由“揽权”和“纳贿”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揽权”指的是一个人滥用职权,将权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纳贿”则指的是收受贿赂。揽权纳贿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滥用职权的同时,还收受贿赂的行为。

使用场景

  • 揽权纳贿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批评那些滥用职权、贪污受贿的行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可以用来形容那些为了谋取私利而滥用职权、收受贿赂的人。

故事起源

  • 揽权纳贿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相传,古代有一个官员,他滥用职权,将权力揽于自己手中,并同时收受了许多贿赂。这个官员最终被揭发,受到了严惩。从此,人们用“揽权纳贿”来形容滥用职权、收受贿赂的行为。

成语结构

  • 动宾结构。揽权纳贿中,“揽权”为动词,表示动作的发出者;“纳贿”为宾语,表示动作的承受者。

例句

  • 1. 这位官员揽权纳贿,最终被严肃处理。2. 不少人因为揽权纳贿而失去了公众的信任。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揽权纳贿的发音与滥权、收受贿赂的行为形象化结合,例如想象一个人滥用职权的同时接受一大堆贿赂,以此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反腐败和廉政建设的认识。同时,可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贪污腐败”、“权力寻租”等,以丰富自己的词汇和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揽权纳贿是一种违法行为,我们要珍惜公共财产。2. 初中生:政府官员应该清廉奉公,不应该揽权纳贿。3. 高中生:揽权纳贿的行为严重损害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应该受到法律的严惩。

拆字解意

揽权纳贿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