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外宽内忌在词典中的解释
wàikuānnèi

外宽内忌

拼音wài kuān nèi jì

含义指外表上看似宽宏,内心却多忌刻。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杨戏传》:“维外宽内忌,意不能堪。军还,有司承旨奏戏,免为庶人。”

典故出处

  •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杨戏传》:“维外宽内忌,意不能堪。军还,有司承旨奏戏,免为庶人。”

英文翻译

  • generous outside but jealous inside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指外表上看似宽宏,内心却多忌刻。
    成语举例: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8回:“绍外宽内忌,所任多亲戚。”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的性格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指表面上看起来对人宽容和友好,但内心却充满了嫉妒和忌恨。这种人表面上对别人宽容,但在心里却暗地里嫉妒别人的成功或优势。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那些表面上看起来友好和善良,但内心却暗藏忌恨的人。也常用来形容那些虚伪的人,他们表面上对别人宽容,但心里却嫉妒别人的成就。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汉书·赵充国传》中,成语的故事起源于赵充国的一次经历。赵充国是汉武帝时期的大臣,他表面上对人宽容,但内心却充满了嫉妒和忌恨。据说,有一次赵充国听说了一个人的好消息,他表面上祝贺对方,但心里却非常嫉妒,最终还是忍不住泄露了自己的忌恨之情。这个故事后来成为了形容人外表宽容内心忌恨的典故。

成语结构

  • 四个汉字的结构,外宽内忌。

例句

  • 1. 他表面上对你很宽容,但内心却充满了忌恨。2. 这个人总是表面上友好,实际上却外宽内忌。

记忆技巧

  • 将外宽内忌拆解成两部分记忆。外宽可以理解为对外宽容,内忌可以理解为内心忌恨。可以将这两个词与相应的含义联系起来,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 了解其他与情绪相关的成语,如外热内冷、外刚内柔等,以拓展对情绪表达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虽然对同学们很友好,但我觉得他是个外宽内忌的人。2. 初中生:她表面上对我很好,但我能感受到她内心的忌恨情绪,真是个外宽内忌的人。3. 高中生:他总是表面上对人友好,但实际上内心却充满了嫉妒和忌恨,真是个外宽内忌的人。

拆字解意

外宽内忌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