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马扬鞭
拼音yuè mǎ yáng biān
含义跃:跳。跳上骏马,举起马鞭。形容扬鞭催马急驰而去的样子。也比喻热火朝天地进行建设。
出处元·王实甫《丽春堂》第一折:“一个个跃马扬鞭,插箭弯弓。”
典故出处
元·王实甫《丽春堂》第一折:“一个个跃马扬鞭,插箭弯弓。”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跃:跳。跳上骏马,举起马鞭。形容扬鞭催马急驰而去的样子。也比喻热火朝天地进行建设。
成语举例:亲承顾命赈饥荒,跃马扬鞭到此方。★明·高则诚《琵琶记·义仓赈济》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成语“跃马扬鞭”由“跃马”和“扬鞭”两个词组成。其中,“跃马”表示骑马跳跃,意味着勇敢向前;“扬鞭”表示高举鞭子,象征着积极奋进。整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人们骑马高举鞭子,昂首挺胸地奔驰前进的形态,寓意着积极向上,努力奋斗的精神风貌。
使用场景
- 成语“跃马扬鞭”常用于形容人们在工作、学习或其他方面积极进取,奋发向前的精神状态。可以用来鼓励自己或他人,激励大家勇往直前,追求更好的目标。
故事起源
- 成语“跃马扬鞭”出自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喻世明言》第二十九则《梁中书为刘邦说梦》。故事中,主角梁中书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骑马扬鞭,跃过了一座高山。这个梦象征着梁中书在官场上获得了成功,成为了一位重要的官员。后来,人们将梁中书的梦境中的情景概括为“跃马扬鞭”,用来形容人们积极向上,奋发向前的精神状态。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
例句
- 1. 他在工作中总是跃马扬鞭,充满了干劲。2. 她学习十分刻苦,总是跃马扬鞭,力争取得好成绩。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形象化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自己骑着马,高举鞭子,昂首挺胸地奔驰前进的场景,将这个形象与成语的含义联系起来,有助于记忆成语的意义。
延伸学习
- 1. 了解更多有关成语的故事和意义,拓宽自己的成语知识。2. 学习其他与积极向上、奋发向前相关的成语,如“奋发图强”、“锐意进取”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像英雄一样,跃马扬鞭地奔向胜利。2. 中学生:在面对困难时,我们应该跃马扬鞭,积极面对挑战。3. 大学生:大学生活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阶段,我们要跃马扬鞭,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