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投膏止火在词典中的解释
tóugāozhǐhuǒ

投膏止火

拼音tóu gāo zhǐ huǒ

含义用油去浇灭火,火反而烧得更旺。比喻举措失当,适得其反。

出处《新五代史·唐书·安重海》:“四方骚然,师旅并兴,如投膏止火,适足速之。”

典故出处

  • 《新五代史·唐书·安重海》:“四方骚然,师旅并兴,如投膏止火,适足速之。”

反义词

  • 釜底抽薪

英文翻译

  • pour oil on the flames to put out a fire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用油去浇灭火,火反而烧得更旺。比喻举措失当,适得其反。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成语结构:紧缩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成语“投膏止火”源自于古代医学理论。在古代,人们认为火烧伤可用膏药来止痛。这个成语比喻解决问题时只是暂时的应急措施,不能解决问题的根本。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批评某些人只会处理问题的表面,缺乏解决根本问题的能力。也可以用于讽刺那些只解决眼前问题而不考虑长远利益的人。

故事起源

  • 传说战国时期,齐国有个人名叫孟尝君。有一次,齐国发生火灾,孟尝君想到了一个办法,他投入大量膏药来扑灭火势,取得了暂时的效果。但是,他并没有解决火灾的根本问题,火势很快又重新燃起。这个故事成为了“投膏止火”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 动宾结构,由“投”、“膏”、“止火”三个部分组成。

例句

  • 1. 他们一直采取投膏止火的方法来应对问题,结果问题越来越严重。2. 这个项目的团队只是投膏止火,没有解决问题的本质。3. 政府应该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而不是一味地投膏止火。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投膏止火”与医学中的治疗方法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用膏药来暂时止痛,但没有解决病源的情景,以此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意义的成语,例如“治标不治本”、“敷衍了事”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只是投膏止火地解决了我们的问题,没有告诉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2. 初中生:政府应该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而不是一直投膏止火。3. 高中生:公司领导只会投膏止火,对于员工的问题从来没有真正解决过。

拆字解意

投膏止火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