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倒持太阿在词典中的解释
dǎochítaiā

倒持太阿

拼音dǎo chí tai ā

含义太阿:宝剑名。倒拿着剑,把剑柄给别人。比喻把大权交给别人,自己反受其害。

出处《旧唐书·陈夷行传》:“自三数年来,奸臣窃权,陛下不可倒持太阿,授人鳟柄。”

典故出处

  • 《旧唐书·陈夷行传》:“自三数年来,奸臣窃权,陛下不可倒持太阿,授人鳟柄。”

近义词

  • 倒持泰阿、太阿倒持

英文翻译

  • give the handle of the sword to an oppontent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太阿:宝剑名。倒拿着剑,把剑柄给别人。比喻把大权交给别人,自己反受其害。
    成语举例:况今驻华各使,惟利是视,以值修约之际,蹈瑕伺间,诡谋百出,不豫为之防,是倒持太阿以授之也。★清·薛福成《筹洋刍议》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结构:动宾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倒持太阿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侯刘邦在起义时,曾使用太阿来代替自己,引来敌人的攻击,从而成功逃脱。后来,太阿成为替人受过的代名词,倒持太阿就是指承担别人的过错或冤屈。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替别人冒险承担风险、冤枉受责或替罪受责的情况。可以用于日常生活、工作场合以及文学作品中。

故事起源

  • 倒持太阿的故事源于中国历史上的淮阴侯刘邦。刘邦在起义时利用太阿来转移敌人的攻击,从而成功逃脱。这个故事被后人引申为成语,用来形容替别人承担责任或受到冤枉。

成语结构

  • 倒持太阿是一个四字成语,由“倒持”和“太阿”两个词组成。

例句

  • 1. 他为了保护朋友,倒持太阿,被冤枉了好几年。2. 这个员工为了保护公司的利益,倒持太阿,被指责为骗子。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创造记忆图像来记忆这个成语。例如,想象一个人倒立着托举着一尊太阿的神像,表达他替别人承担责任的形象。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责任、替罪等相关的成语,如推卸责任、替罪羊等。同时,也可以学习淮阴侯刘邦的历史和其他相关的历史故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帮同桌写作业,倒持太阿。2. 初中生:他为了保护朋友,倒持太阿,被冤枉了好几年。3. 高中生:这个学生为了保护班级荣誉,倒持太阿,主动承担了错误的责任。4. 大学生:他为了保护同学,倒持太阿,被学校误解了他的意图。5. 成人:他为了保护家人,倒持太阿,被警察误认为犯罪嫌疑人。

拆字解意

倒持太阿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