靡衣媮食
拼音mǐ yī tōu shí
含义靡:华丽;媮:苟且。身穿丽服,苟且而食。形容富贵的人苟且偷生。
出处《汉书·韩信传》:“众庶莫不辍作怠惰,靡衣媮食,倾耳以待命者。”
典故出处
《汉书·韩信传》:“众庶莫不辍作怠惰,靡衣媮食,倾耳以待命者。”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靡:华丽;媮:苟且。身穿丽服,苟且而食。形容富贵的人苟且偷生。
常用程度:一般
详细解释
- 靡衣媮食是由“靡”、“衣”、“媮”、“食”四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靡”意为奢侈浪费,“衣”指衣服,“媮”指妆饰,“食”指食物。整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人们过度追求奢侈和享乐的生活方式,不顾节俭和节约。
使用场景
- 靡衣媮食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和警示人们过度追求物质享受,不注重节俭和节约的行为。可以用来形容某些人过于奢侈的生活方式,或者用来批评某些场合的铺张浪费。
故事起源
- 《史记·项羽本纪》中有一则故事与靡衣媮食的含义有关。故事中,项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统帅,他在攻打咸阳时,曾经下令要求将咸阳城内的宫殿和市场全部烧毁,以示军队的决心和节约资源。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应该注重节俭和节约,而不是铺张浪费。
成语结构
- 靡衣媮食是一个四字成语,由形容词“靡”和名词“衣”、“媮”、“食”组成。
例句
- 1. 他过着靡衣媮食的生活,完全不顾及节约和节俭。2. 这个宴会上的铺张浪费,真是靡衣媮食的典范。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将“靡衣媮食”与过度奢侈的生活方式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穿着华丽的衣服,化着浓妆,吃着大餐,形象地表示过度奢侈和铺张浪费。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节俭观念和节约意识,以及现代社会中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的生活过得太靡衣媮食了,没有节约的意识。2. 初中生:我们应该培养节俭的习惯,而不是追求靡衣媮食的生活。3. 高中生:现代社会有很多人过着靡衣媮食的生活,这对资源的浪费是不可取的。4. 大学生: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避免陷入靡衣媮食的泥沼。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你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