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费唇舌
拼音tú fèi chún shé
含义徒:白白地。指白讲了一大套话,结果仍然无济于事。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八回:“九公何苦徒费唇舌,你这乡谈暂且留著,等小弟日后学会再说罢。”
典故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八回:“九公何苦徒费唇舌,你这乡谈暂且留著,等小弟日后学会再说罢。”
近义词
白费口舌、徒废唇舌、徒费口舌
英文翻译
waste one's breath <spend one's breath; whistle down the wind>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徒:白白地。指白讲了一大套话,结果仍然无济于事。
成语举例:〖示例〗妙用岂是人人都能够了解的,向他们辩白,也不过徒费唇舌,不如省些精神罢。 ★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白费口舌
成语结构:动宾式
产生年代:近代
详细解释
- 徒费唇舌是一个由四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徒费”意味着白费、无用;“唇舌”指的是口舌、言辞。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说了很多话,但是没有起到任何作用,白白浪费了口舌。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某人或某事说了很多话,但是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比如,当一个人在争辩中说了很多废话,却没有改变别人的观点时,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他徒费了唇舌。
故事起源
- 成语“徒费唇舌”最早出现在明代李时中的《续文献通考》一书中。据传,明代朝廷中有一位官员为了争取一个职位,向皇帝献上了一份长篇大论的奏章。然而,皇帝并没有看完这份奏章,直接就将它丢进了火炉里。这个官员的努力白费了唇舌,没有得到任何回报。从此以后,人们开始使用“徒费唇舌”这个成语来形容说了很多话却毫无结果的情况。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
例句
- 1. 他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说服老板,但最终发现徒费唇舌。2. 我们已经多次向政府提出了改进建议,可惜都是徒费唇舌。3. 别再跟他争论了,他根本不会听你的,纯粹是徒费唇舌。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徒费唇舌”与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的情况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自己在说了很多话却没有任何作用的场景,将这个形象与成语联系在一起,有助于记忆。
延伸学习
- 学习更多与口舌、说话相关的成语,如“言之凿凿”、“口若悬河”等,可以帮助扩展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给妈妈解释了很多次为什么晚上要早点睡觉,但她还是不听,真是徒费唇舌。2. 初中生:我在班会上提出了很多建议,但是老师都没有采纳,感觉徒费唇舌。3. 高中生:我在班级会议上发言了很多次,但是同学们都没有认真听,真是徒费唇舌。4. 大学生:我在辩论比赛中说了很多有力的论据,但是对方却不接受,感觉徒费唇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