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荆道旧
拼音bān jīng dào jiù
含义指朋友相遇于途,铺荆坐地,共叙情怀。后泛指朋友相遇,共叙离情。亦作“班荆道故”。
出处典出《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楚伍参与蔡太师子朝友,其子伍举与声子相善……伍举奔郑,将遂奔晋。声子将如晋,遇之於郑郊,班荆相与食,而言复故。”杜预注:“班,布也。布荆坐地,共议归楚,事朋友世亲。”
典故出处
典出《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楚伍参与蔡太师子朝友,其子伍举与声子相善……伍举奔郑,将遂奔晋。声子将如晋,遇之於郑郊,班荆相与食,而言复故。”杜预注:“班,布也。布荆坐地,共议归楚,事朋友世亲。”
近义词
班荆道故
英文翻译
sit around on the grass and chat of old times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指朋友相遇于途,铺荆坐地,共叙情怀。后泛指朋友相遇,共叙离情。亦作“班荆道故”。
成语举例:鲍叔、管仲,分财无猜;归生、伍举,班荆道旧。★晋·陶潜《与子俨等疏》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指好友相逢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楚国的伍参与蔡国的子朝是好朋友,他们的儿子伍举与声子也是好朋友。伍举因为岳父王子弁犯罪而逃到郑都城郊外,与声子相见,他们马上拔下路边的荆草铺在地上相对而坐,互相倾诉衷肠。声子后终于为伍举平反。
详细解释
- 班荆道旧源自《左传·昭公十年》:“昔者晋平公之时,有班人,荆人,道人,皆季氏之徒也。班人居晋阳,荆人居河阳,道人居上党。平公之时,皆以为国人。平公卒,班人、荆人、道人皆去,而为徒者三千人。三人之徒,皆易其居。班人之徒来,曰:‘以吾与吾友居,足矣。’荆人之徒来,曰:‘以吾与吾友居,足矣。’道人之徒来,曰:‘以吾与吾友居,足矣。’三人之徒皆曰:‘以吾与吾友居,足矣。’”成语的意思是指人们重温旧地、重游旧景、再次相聚的场景。
使用场景
- 班荆道旧多用于形容人们重聚时的场景,可以用于形容同学聚会、老友重逢、故地重游等情境。
故事起源
- 班荆道旧的故事源自《左传·昭公十年》,讲述了晋平公时期,班人、荆人、道人等三个姓氏的人离开了他们原本的居住地,但在相聚时都表示以与朋友一起居住为满足。这个故事告诉人们,珍惜友谊和重逢的重要性。
成语结构
- 班荆道旧是由三个姓氏组成,表示三个不同的人群,但他们在重聚时都表达了相同的心愿。
例句
- 1. 同学们多年后再次聚在一起,大家纷纷感慨道:“班荆道旧,真是美好的时光啊!”2. 老友们重逢时,他们流连忘返,感慨万分地说:“班荆道旧,真是难得的缘分。”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法来记忆成语班荆道旧。可以想象班级的同学们、草原上的人们、山间的人们在旧地重聚的场景。通过形象化的记忆,可以更容易地记住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社会风俗和人际关系,深入探讨友谊的重要性,并与其他类似的成语进行对比学习。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暑假结束后,我们班荆道旧,开心地分享了暑假的见闻。2. 初中生:毕业多年后,我们同学们班荆道旧,共同回忆起青春的岁月。3. 高中生:考试结束后,我们班同学们班荆道旧,一起庆祝取得的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