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策群力
拼音qún cè qún lì
含义群:大家,集体;策:谋划,主意。指发挥集体的作用,大家一起来想办法,贡献力量。
出处汉·扬雄《法言·重黎》:“汉屈群策,群策屈群力。”
典故出处
汉·扬雄《法言·重黎》:“汉屈群策,群策屈群力。”
近义词
同心协力、集思广益
反义词
独断独行、离心离德、三心二意
英文翻译
pool everybody's wisdom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群:大家,集体;策:谋划,主意。指发挥集体的作用,大家一起来想办法,贡献力量。
成语举例:至于自强之道,求其在我,祸福无门,唯人自召。群策群力,庶有成功。(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四十四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状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策,不能读作“chè”。
成语辨形:力,不能写作“立”。
成语辨析:群策群力和“齐心协力”都含有“思想行动都一致”的意思。群策群力只用于群众;“齐心协力”既可用于群体;也可用于个体。
成语谜面:人人献计
成语故事
西汉哲学家扬雄模仿孔子的《论语》写出了一部《法言》,在《法言·重黎》中论述了汉王刘邦与西楚霸王项羽争夺天下胜负的原因。他认为汉王刘邦善于采纳大家的计策,大家的计策又增强了众人的力量,所以他就得天下。
详细解释
- 群策群力是指在团队或集体中,大家齐心协力,充分发挥各自的智慧和能力,共同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这个成语强调了集体的力量,强调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使用场景
- 在工作中、学习中、生活中,当需要集体合作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时,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来表达鼓励和支持。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项羽本纪》。当项羽攻打楚国的时候,他的下属韩信建议他采取分兵攻击的策略。项羽接受了韩信的建议,派遣了多支部队同时攻击楚国。最终,项羽成功攻下了楚国,这个故事成为了群策群力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 群策群力是一个由两个重复的词语组成的成语,形式上呈现出平等、互相呼应的关系。
例句
- 1. 在这个项目中,我们需要群策群力,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2. 只有大家齐心协力,群策群力,我们才能取得成功。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成语拆分为两个词语来记忆。群策可以理解为一群人一起策划,群力可以理解为一群人一起发挥力量。通过理解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可以更好地记忆和理解其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团队合作、集体力量相关的成语,如“众志成城”、“同舟共济”等,进一步拓展对集体合作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上的同学们一起群策群力,成功地举办了一次文艺演出。2. 初中生:为了帮助同学们提高学习成绩,我们成立了一个学习小组,大家群策群力,共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3. 高中生:在学校的志愿者活动中,我们一起群策群力,为社区的老人们提供养老服务。4. 大学生:在团队项目中,我们需要群策群力,共同合作完成任务,展现出团队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