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公鸡
拼音tiě gōng jī
含义比喻极其吝啬的人
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1回:“他爹爹名叫卞龙,自称是‘铁公鸡’,乃刻薄成家,真是一毛儿不拔。”
典故出处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1回:“他爹爹名叫卞龙,自称是‘铁公鸡’,乃刻薄成家,真是一毛儿不拔。”
近义词
一毛不拔
英文翻译
iron cock <a stingy person;miser>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比喻极其吝啬的人
成语举例:高阳《胡雪岩全传·烟消云散》:“照此说来,你是‘铁公鸡,一毛不拔’?”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吝啬鬼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近代
成语谜面:一毛不拔
详细解释
- 铁公鸡是指铁打的公鸡,因为公鸡不下蛋,所以形容人非常吝啬,舍不得花钱。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一个人非常吝啬,不肯花钱的情况。可以用来讽刺某人对待金钱的态度。
故事起源
- 铁公鸡一词最早出现在明代戏剧《西华山》中。故事中,一个商人为了赚钱,把自己的儿子卖给了一个富人,而他的儿子却因为贪玩被富人赶出了家门。商人后悔莫及,想要找到他的儿子,但却没有钱了。于是,商人去找一位神仙帮忙,神仙告诉他,在铁公鸡的嘴里藏有一颗宝玉,他只要找到这只铁公鸡,就能解决自己的困境。商人找到了铁公鸡,解开了它的嘴,果然发现了宝玉,解决了自己的经济问题。从此,人们用“铁公鸡”来形容吝啬的人。
成语结构
- 主语+形容词+名词
例句
- 1. 他真是个铁公鸡,从来不肯花一分钱。2. 我的邻居非常吝啬,简直就像个铁公鸡。3. 别和他一起吃饭,他是个铁公鸡,从来不请客。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铁公鸡”这个形象与吝啬的人联系起来,想象一个铁打的公鸡,不下蛋,不肯花钱。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学习其他与吝啬相关的成语,如“守财奴”、“一毛不拔”等,来扩展对吝啬主题的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弟弟是个铁公鸡,从来不肯给我买糖果。2. 初中生:我爸爸是个铁公鸡,每次出门都要计较每一分钱。3. 高中生:这个商人太铁公鸡了,连最基本的员工福利都不愿意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