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弊清源
拼音dù bì qīng yuán
含义杜绝弊端,廓清来源。
出处清·林则徐《烧毁匪船以断英船接济折》:“臣等仍多派妥干员弁,于各口加倍严查,终期杜弊清源。”
典故出处
清·林则徐《烧毁匪船以断英船接济折》:“臣等仍多派妥干员弁,于各口加倍严查,终期杜弊清源。”
英文翻译
stop all corrupt practices to clean up source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杜绝弊端,廓清来源。
成语举例:他向上级进献杜弊清源的报告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彻底阻断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近代
详细解释
- 杜弊清源是一种用来形容清除弊端、消除根源的行为。杜弊指的是阻止、制止不良行为或习惯,清源指的是清除问题的根本原因。这个成语强调了解决问题应该从根本上入手,不仅仅是应付表面问题,而是要从源头上解决。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常用于形容解决问题时采取全面、彻底的措施。它可以用于各种场景,例如社会问题、组织管理、个人修养等。在社会问题方面,杜弊清源可以指政府采取措施清除社会弊端,解决社会问题;在组织管理方面,可以指领导者采取措施制止不良行为,改善组织环境;在个人修养方面,可以指个人从根本上改变不良习惯,提升自己的素质。
故事起源
- 《韩非子·内储说左下》中有一则故事,说的是一个叫杜子的人,他家的水井里有一只蛙,每天晚上都会叫个不停,影响了他的休息。杜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不仅把蛙抓住了,还把井水倒空了。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解决问题要从根本上入手,才能彻底解决。
成语结构
- 杜弊清源是一个由三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杜”和“弊”是动词,表示阻止、制止不良行为;“清”和“源”是形容词,表示清除、消除根源。
例句
- 1. 我们必须杜弊清源,彻底解决这个问题。2. 领导者应该采取措施杜弊清源,改善工作环境。3. 政府应该加大力度,杜弊清源,解决社会问题。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水井里的蛙叫个不停,然后有一个叫杜子的人把蛙抓住了,还把井水倒空了,从而解决了问题。这个形象生动有趣,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故事起源。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哲学家韩非子的思想,以及其他与解决问题、改善社会相关的成语和故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杜弊清源,不乱扔垃圾,保护环境。2. 初中生:政府应该采取措施杜弊清源,减少电子垃圾的产生。3. 高中生:我们应该杜弊清源,根除贫困,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4. 大学生: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我们应该杜弊清源,推动社会进步,促进人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