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茨不翦
拼音máo cí bù jiǎn
含义茅茨:茅屋;翦:修饰。用茅草覆盖屋顶,而且没有修剪整齐。形容生活简陋俭朴
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五蠹》:“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
典故出处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五蠹》:“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
英文翻译
grass roof is not cut in order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茅茨:茅屋;翦:修饰。用茅草覆盖屋顶,而且没有修剪整齐。形容生活简陋俭朴
成语举例:唐·王勃《益州夫子庙碑》:“茅茨不翦,易层巢于故事。”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生活简陋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茅茨,指茅草覆盖的房屋;不翦,指草木不修剪。成语“茅茨不翦”形容文风陈旧,不加修饰,不注重修辞和文笔上的华丽。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文章或言辞陈旧,不符合时代潮流,缺乏新意的情况。也可以用来批评那些追求形式而忽略内容的人。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出自《史记·李斯列传》。李斯是战国时期秦国的重要政治家,他主张用法治来统一国家,反对争权夺利的行为。他说:“今天天下之士,皆欲茅茨不翦,然后可以自称贤者。”意思是说,如果大家都像修剪整齐的茅草一样修饰自己的言辞,那么就可以自称贤者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言辞要真实、直接,不要追求华丽的修饰。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
例句
- 1. 这篇文章的写作风格太茅茨不翦了,根本无法吸引读者的注意。2. 他的演讲没有新意,充满了茅茨不翦的陈词滥调。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茅茨不翦”想象成一座房屋,房顶被茅草覆盖,但是没有修剪整齐。这样的房屋代表着陈旧、不修饰的文风。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李斯的思想和他在秦国的政治活动,以及其他与文风有关的成语,如“文过饰非”、“华而不实”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画画水平太茅茨不翦了,连最基本的线条都画不好。2. 初中生:这本小说的情节太茅茨不翦了,一点都不新鲜。3. 高中生:这篇论文的语言表达太茅茨不翦,没有任何亮点。4. 大学生:他的演讲风格太茅茨不翦了,完全没有说服力。5. 成人:这个电影的剧情太茅茨不翦了,一点都不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