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拜下风
拼音gān bài xià fēng
含义表示真心佩服,自认不如。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如此议论,才见读书人自有卓见,真是家学渊源,妹子甘拜下风。”
典故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如此议论,才见读书人自有卓见,真是家学渊源,妹子甘拜下风。”
近义词
心悦诚服、首肯心折、五体投地
反义词
不甘雌伏、不甘示弱
英文翻译
willing to take an inferior position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表示真心佩服,自认不如。
成语举例:君神人也,吾等甘拜下风矣。★清·和邦额《夜谭随录·三官保》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形容自认不如对方
成语结构:动宾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辨形:甘,不能写作“干”;拜,不能写作“败”。
成语辨析:甘拜下风和“自愧不如”;都有心甘情愿地承认自己不如别人这个事实的意思;但甘拜下风偏重在“甘”;真心佩服别人;“自愧不如”偏重在“愧”;自己惭愧比不上人家。
成语谜面:五体投地
歇后语:司马夸诸葛
成语故事
西晋大官僚石苞的儿子石崇没有得到父母的一点遗产,靠自己的功劳晋升为荆州刺史,他不择手段大量搜刮民脂民膏,很快成为西晋头号富翁。晋武帝的亲舅王恺也是一个大富翁,但和石崇比起来真是小巫见大巫,他自己也承认甘拜下风 。
详细解释
- 甘拜下风是由两个词语组成,甘指甘心、心甘情愿,下风指处于劣势、不如对方。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自愿承认对方比自己更优秀的意思。
使用场景
- 甘拜下风常用于描述比较中自愿承认对方的优秀,表达谦虚、低调的态度。可以用于工作场合、学习环境、竞争比赛等各种情境中。
故事起源
-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中有这样的故事:春秋时期,晋国有一位名将名叫申包胥,他在战场上表现出色,屡次取得胜利。后来,申包胥却因为政治斗争而被贬到了楚国。在楚国,他虽然是一个被贬官员,却依然保持了过人的才华和能力。有一次,楚国的大臣们聚在一起讨论国家的事务,大家都对申包胥刮目相看,纷纷表示自己不如他。申包胥则谦虚地说:“我甘愿低声下气,甘拜下风。”这个故事成为了“甘拜下风”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动词+名词
例句
- 1. 在比赛中,他看到对方实力强大,甘拜下风。2. 虽然他在学习上很努力,但他还是甘拜下风,觉得自己与那些天才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站在风口,然后自愿低下头,甘心接受风的吹拂,表示自己不如对方。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自愧不如”、“自负盈亏”等,来拓展自己的成语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运动会上,他看到队友跑得比自己快,他甘拜下风,表示自己还需要更努力。2. 初中生:班级里有很多优秀的同学,他们的成绩都比我好,我甘拜下风,希望能向他们学习。3. 高中生:面对高考的竞争,我知道自己的实力还有差距,所以我甘拜下风,认真备考。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甘拜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