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苟且因循在词典中的解释
gǒuqiěyīnxún

苟且因循

拼音gǒu qiě yīn xún

含义苟且:只图目前,得过且过;因循:拖沓,疲沓。沿袭旧的,敷衍应付,得过且过,不求进取

出处宋·王安石《让仁宗皇帝言事书》:“臣愿陛下鉴汉、唐、五代之所以乱亡,惩晋武苟且因循之祸,明诏大臣,思所以陶成天下之才。”

典故出处

  • 宋·王安石《让仁宗皇帝言事书》:“臣愿陛下鉴汉、唐、五代之所以乱亡,惩晋武苟且因循之祸,明诏大臣,思所以陶成天下之才。”

近义词

  • 因循苟且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苟且:只图目前,得过且过;因循:拖沓,疲沓。沿袭旧的,敷衍应付,得过且过,不求进取
    成语举例:郭沫若《羽书集·把精神武装起来》:“更加以清朝三百年的无理的统制,养成了一种苟且因循的习惯,毫无积极进取的精神。”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不会变通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苟且"指的是将就、勉强应付的态度,"因循"指的是因循守旧、墨守成规。这个成语形容人们在困难或压力面前,只顾应付眼前的事情,不思进取,不追求进步。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批评那些不思进取、墨守成规、不敢冒险的人。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学习态度或生活态度。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二十一年》中,当时鲁国大夫季孙氏因为担心被攻击而准备逃亡,但是他的妻子孟氏却对他说:“苟且而已,不必因循。”这句话意味着只要能保全性命,就不必墨守成规。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两个词组成,其中"苟且"是形容词短语,"因循"是动词短语。

例句

  • 1. 他在工作中总是苟且因循,没有进取心。2. 这个公司的管理层苟且因循,没有创新精神。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苟且"与"因循"两个词分开记忆,然后再结合起来理解其含义。例如,"苟且"可以理解为将就、勉强,"因循"可以理解为守旧、墨守成规。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这个成语相关的成语,如"苟延残喘"和"因势利导"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明在玩具店里看到了自己喜欢的玩具,但是他苟且因循地选择了一个更便宜的玩具。2. 小学生:小红平时苟且因循,不喜欢参加课外活动,只顾玩游戏。3. 中学生:他的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因为他苟且因循,从不主动去问老师问题。4. 大学生:大学生应该有进取心,不应该苟且因循,只顾应付考试。希望这份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全面了解并记忆"苟且因循"这个成语。

拆字解意

苟且因循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