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骨竦然
拼音máo gǔ sǒng rán
含义形容极度惊慌与恐惧。
出处清·李渔《比目鱼·狐威》:“那些租户债户见了,赫得毛骨竦然。”
典故出处
清·李渔《比目鱼·狐威》:“那些租户债户见了,赫得毛骨竦然。”
近义词
毛骨悚然
反义词
镇定自若
英文翻译
be bloodcurdling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形容极度惊慌与恐惧。
成语举例:淑英看得毛骨竦然,淑华看得怒气冲天。★巴金《春》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定语、状语;指十分恐惧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毛骨竦然形容人因为恐惧、寒冷、惊吓或极度恐怖的事情而感到全身发冷,毛发竖立的状态。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在面对恐怖或惊吓的情况下的身体反应。
使用场景
- 可以用于描述人们在面对恐怖电影、恐怖故事、惊悚场面或极度寒冷等情境时的身体反应。也可以用于形容人在遭遇到突发的惊吓或极度恐怖的情况下的状态。
故事起源
- 《庄子·秋水》中有一句“饮冰而受毛骨竦然”的描述,意思是喝冰水后感到寒冷,全身发冷,毛发竖立。后来,这个描述被引申为形容人因为恐惧、寒冷、厉害的事物等而感到全身发冷,毛发竖立的状态。
成语结构
- 成语“毛骨竦然”由四个汉字组成,分别是“毛”、“骨”、“竦”和“然”。
例句
- 1. 我听到那个恐怖故事后,感觉毛骨竦然,不寒而栗。2. 那个鬼屋真的吓人,进去后让我毛骨竦然,全身发冷。3. 看到那个恐怖电影的场面,我不禁毛骨竦然,心惊胆战。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毛骨竦然”与感到恐惧或寒冷时的身体反应联系起来,形象地想象自己的毛发竖立、全身发冷的情况,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恐怖、惊悚相关的成语和词语,扩大对这类表达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听到老师讲的鬼故事,我感到毛骨竦然,不敢一个人上厕所。2. 初中生:看到那个恐怖电影的场景,我毛骨竦然,差点吓得尖叫出来。3. 高中生:在夜晚独自走在荒凉的街道上,我感到毛骨竦然,心里充满了恐惧和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