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屏气吞声在词典中的解释
píngtūnshēng

屏气吞声

拼音píng qì tūn shēng

含义犹言忍气吞声。指受了气勉强忍耐,有话不敢说出来。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9卷:“贫儿屏气吞声,蹲踞墙外,又被群狗嚎吠。”

典故出处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9卷:“贫儿屏气吞声,蹲踞墙外,又被群狗嚎吠。”

近义词

  • 忍气吞声

反义词

  • 忍无可忍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犹言忍气吞声。指受了气勉强忍耐,有话不敢说出来。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不敢出声抗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在面对恐惧或压力时的反应,即害怕到连呼吸都不敢出声。它可以用来形容人们在面对权威、压力或困难的时候,不敢发出声音或表达自己的观点。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在面对强大的力量或权势时,因为害怕而选择保持沉默或不敢说话。它可以用于各种情境,比如在工作场合中,一个员工可能会屏气吞声地忍受上司的不公;在社交场合中,一个人可能会屏气吞声地不敢对他人的行为提出批评。此外,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国家或民众在面对强大的外部压力时保持沉默。

故事起源

  • 《论语·学而》中有一句话:“君子屏气凝神,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句话强调了君子应该屏住呼吸,集中精神,以达到兼顾天下和自身的境界。后来,人们将其中的“屏气”和“凝神”结合起来,形成了成语“屏气吞声”。

成语结构

  • 屏气吞声是一个由两个动词组成的成语,其中“屏气”表示屏住呼吸,“吞声”表示不敢出声。

例句

  • 1. 他在会议上屏气吞声,不敢对上司的决策提出异议。2. 学生们在面对严厉的老师时,只能屏气吞声地接受批评。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在面对恐惧时屏住呼吸,不敢说话,这样就能够形象地理解和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屏气吞声相关的成语,比如“闭口不言”、“默不作声”等,可以帮助扩展词汇和理解相关概念。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考试的时候屏气吞声,不敢问老师问题。2. 初中生:面对班级霸凌,他只能屏气吞声,不敢向老师求助。3. 高中生:在面对家长的期望和压力时,他选择屏气吞声,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4. 大学生:尽管遭遇不公平的待遇,他仍然选择屏气吞声,不敢与他人发生冲突。

拆字解意

屏气吞声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