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齑画粥
拼音duàn jī huà zhōu
含义断:切断;齑:酱菜或腌菜之类。指食物粗简微薄。形容贫苦力学。
出处宋·释文莹《湘山野录》:“范仲淹少贫,读书长白山僧舍,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两块,断齑数十茎啖之,如此者三年。”
典故出处
宋·释文莹《湘山野录》:“范仲淹少贫,读书长白山僧舍,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两块,断齑数十茎啖之,如此者三年。”
近义词
节衣缩食
反义词
挥霍无度、挥金如土
英文翻译
eat sparingly because of poverty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断:切断;齑:酱菜或腌菜之类。指食物粗简微薄。形容贫苦力学。
成语举例:即使过着断齑画粥的日子,也不能失去民族气节。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
北宋时期,范仲淹小时家贫,他只好住在庙里读书,昼夜不息,每日生活十分清苦,用两升小米煮粥,隔夜粥凝固后用刀一切为四,早晚各吃两块,再切一些腌菜佐食。经过苦读终于被录取为官员,他的至理名言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详细解释
- 断齑,指断了齑粉;画粥,指用画来描绘粥。这个成语比喻做事没有实际意义,就像断了齑粉一样,或者像用画来描绘粥一样,是徒劳无益的。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做事不切实际,白费力气的情况。可以用来批评那些不重实际效果的人或行为。
故事起源
- 相传,古代有一个人非常喜欢画画,并以此为生。有一天,他听说皇帝很喜欢粥,于是决定画一幅粥的画送给皇帝。他费尽心思地画了一碗粥,但皇帝看到后却非常失望,因为他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粥,而不是画。
成语结构
- 断齑画粥是一个由两个动词和一个名词组成的成语,其中断齑和画粥都是动词,表示断了齑粉和用画来描绘粥。整个成语的基本结构是"断齑 + 画粥"。
例句
- 1. 他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做这个项目,结果却是断齑画粥,一点实际效果都没有。2. 这个计划看起来很美好,但实际上就是断齑画粥,根本不可行。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断齑和画粥这两个词与做事不切实际、白费力气的含义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形象的记忆。比如,想象自己在做饭时,突然断了齑粉,或者用画笔在纸上画出一碗粥,这样就能够牢记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比如"画蛇添足"、"杯弓蛇影"等,来丰富自己的成语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计划就像断齑画粥一样,根本不可能实现。2. 初中生:别再做那些断齑画粥的事情了,我们需要的是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3. 高中生: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断齑画粥的事情上,要做一些真正有意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