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夷匪惠
拼音fěi jí fěi huì
含义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出处《旧唐书·司空图传》:“匪夷匪惠,难居公正之明;载省载思,当徇栖衡之志,可放还山。”
典故出处
《旧唐书·司空图传》:“匪夷匪惠,难居公正之明;载省载思,当徇栖衡之志,可放还山。”
近义词
不夷不惠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形容才德不高的人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匪夷匪惠是由两个相同的“匪”字组成,表示极其奇怪或离奇。夷指平常、普通,惠指好处、便利。这个成语形容的是事物超出常理,难以理解的奇怪现象或福利。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某些事物的表现与常理相悖,令人难以理解。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的行为或言语离奇不可思议。
故事起源
- 匪夷匪惠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庄子·齐物论》中。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他在这篇文章中讲述了一个关于一棵大树的故事。这棵大树长得极其奇怪,没有任何规律可言。庄子用这棵大树来比喻人们的行为和思维,认为人们的行为和思维也是匪夷匪惠的,难以理解。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形容词
例句
- 1. 这个故事真是匪夷匪惠,让人难以置信。2. 他的行为真是匪夷匪惠,让人无法理解。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匪夷匪惠”拆分为两个相同的“匪”字,然后想象两个匪徒在做一些离奇奇怪的事情,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庄子的哲学思想,可以深入理解匪夷匪惠这个成语的背后含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个魔术师的魔术真是匪夷匪惠,我完全猜不透他的秘密。2. 初中生:这部电影的剧情太匪夷匪惠了,我完全没法预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3. 高中生:他的决定真是匪夷匪惠,我们都无法理解他为什么要这样做。4. 大学生:这个公司的福利待遇真是匪夷匪惠,简直太好了,大家都很满意。5. 成年人:这个世界上有太多匪夷匪惠的事情,我们要学会接受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