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改曲易调在词典中的解释
gǎidiào

改曲易调

拼音gǎi qǔ yì diào

含义比喻改变策略或做法。

出处《三国志·魏志·蒋济传》:“臣窃亮陛下潜神默思,公听并观,若事有未尽于理而物有未周于用,将改曲易调,远与黄唐角功,近昭武文之迹,岂近习而已哉!”

典故出处

  • 《三国志·魏志·蒋济传》:“臣窃亮陛下潜神默思,公听并观,若事有未尽于理而物有未周于用,将改曲易调,远与黄唐角功,近昭武文之迹,岂近习而已哉!”

近义词

  • 改弦易调、改弦更张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比喻改变策略或做法。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行为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成语“改曲易调”由“改曲”和“易调”两个词组成。其中,“改曲”指改变曲调,即改变音乐的旋律或调子;“易调”指调子变换容易。这个成语引申为改变言行或态度很容易。比喻一个人的立场、态度或行为容易变动,缺乏坚定性和原则性。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言行或态度上没有坚定的立场,容易随波逐流或改变主意。可以用于描述某人在处理问题时反复无常,缺乏稳定性和原则性的情况。

故事起源

  •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了一个故事,说项羽围攻楚国都城郢城时,楚王项燕派人告诉他,韩信已经降秦。项羽立即改变了对韩信的看法,从此改变了自己的作战计划。这个故事中的“改曲易调”成语,后来被引申为形容一个人容易改变立场或态度。

成语结构

  • 主语 + 改曲易调

例句

  • 1. 他在工作中改曲易调,经常无法坚持自己的决定。2. 这个政治家改曲易调,经常因为选举而改变自己的政策。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成一个人在演奏音乐时,随时可以改变曲调或调子。这个形象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坚持不懈”、“犹豫不决”等,来拓展对于人们言行和态度的描述。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游戏中改曲易调,经常换掉自己的策略。2. 初中生:他在考试中改曲易调,经常根据题目的要求调整答题思路。3. 高中生:他在人际交往中改曲易调,经常根据不同的环境和人际关系调整自己的言行。4. 大学生:他在职业规划中改曲易调,经常根据市场需求和个人兴趣调整自己的方向。

拆字解意

改曲易调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