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色厉胆薄在词典中的解释
dǎn

色厉胆薄

拼音sè lì dǎn bó

含义色:神色。厉:严厉、凶猛。薄:脆弱。外表强硬而内心怯懦。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典故出处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色:神色。厉:严厉、凶猛。薄:脆弱。外表强硬而内心怯懦。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为人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色厉胆薄形容人的性格特点,色厉指性情暴躁、易怒,胆薄指胆量小、胆怯。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有着坚定的意志和勇气,但又容易被情绪所左右,情绪波动较大。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那些表面强硬、容易发怒的人,也可以用于描述某些特定情境下的人物。

故事起源

  •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中有一则故事,晋国的公子重耳在自己的兄弟被杀后,决心要报仇,于是他不顾一切地离开了晋国。后来,他在途中遇到了一个卖草鞋的老人,老人告诉他:“你的性情极为暴躁,胆量却很小,你要想成大事,就必须克制自己的怒气。”公子重耳听后深感自己的不足,于是开始反省自己的性格,并最终成功地夺取了晋国的政权。这个故事形成了“色厉胆薄”这个成语的故事背景。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形容词+动词+形容词

例句

  • 1. 他平时虽然色厉胆薄,但对家人却非常温柔。2. 这个领导虽然色厉胆薄,但是他对待工作非常认真负责。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的脸色非常严肃,但同时他的胆量却非常小,容易被情绪所左右。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与情绪和性格相关的成语,例如“怒发冲冠”、“气急败坏”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虽然色厉胆薄,但是他是个很好的班长。2. 初中生:虽然他性格色厉胆薄,但是他在学习上非常努力。3. 高中生:尽管他色厉胆薄,但是他的领导能力非常出色。

拆字解意

色厉胆薄成语造句

  • 色厉胆薄造句(精选11条)

    1、袁绍这个人色厉胆薄,好计谋却没有决断;干大事却爱惜性命,看见小利却忘不顾性命:不是英雄。2、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3、孤知袁绍为人,志大才疏,色厉胆薄,妒贤嫉能,缺少威信。4、会叫的狗从来不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