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葵啖枣
拼音bá kuí dàn zǎo
含义拔人家的菜蔬,偷吃人家的枣子。比喻小偷小摸。
出处唐·独孤及《唐丞相故江陵尹御史大夫吕諲谥议》:“阖境无拔葵啖枣之盗,而楚人到于今犹歌咏之。”
典故出处
唐·独孤及《唐丞相故江陵尹御史大夫吕諲谥议》:“阖境无拔葵啖枣之盗,而楚人到于今犹歌咏之。”
近义词
小偷小摸、偷鸡摸狗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拔人家的菜蔬,偷吃人家的枣子。比喻小偷小摸。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指贪小便宜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拔葵啖枣的意思是拔起地里的葵花来吃枣子,比喻做事只求表面功夫,只追求一时的好处,不求深入,不求全面。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批评那些只追求眼前利益,不注重长远发展的人。可以用来形容一些只看重表面形象,不注重内在品质的事物或人。
故事起源
- 拔葵啖枣的故事出自《史记·孔子世家》。据说孔子曾经在鲁国的鲁阳城门外见到有人在地里拔起葵花来吃枣子,孔子对这种行为感到非常惊讶,便问那个人为什么不直接从枣树上摘枣子,而要先拔起葵花。那个人回答说,拔葵花比较容易,枣子也很好吃,所以就这样做了。孔子听后深感遗憾,认为这个人只看重眼前的好处,不注重长远的利益,就是一个拔葵啖枣的人。
成语结构
- 拔葵啖枣是一个四个字的成语,其中“拔葵”是动词短语,表示拔起葵花;“啖枣”是动宾短语,表示吃枣子。
例句
- 1. 他只是拔葵啖枣,不注重长远发展。2. 这个产品只是做了表面功夫,属于拔葵啖枣的行为。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想象一个人在地里拔起葵花,然后吃枣子的场景来记忆这个成语的意思。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孔子的故事和他的思想,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想拔葵啖枣,我要努力学习,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2. 初中生:我们不能只拔葵啖枣,要注重全面发展,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3. 高中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我们不能只看重眼前的好处,要考虑长远的发展,不能拔葵啖枣。4. 大学生:做研究时不能只求表面结果,要深入研究,不能拔葵啖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