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成体统
拼音bù chéng tǐ tǒng
含义体统:格局,规矩。指言行没有规矩,不成样子。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三回:“刻印不及,以锥画之,全不成体统。”
典故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三回:“刻印不及,以锥画之,全不成体统。”
近义词
不拘小节
反义词
规行矩步、循规蹈矩
英文翻译
behave badly <in a state of dishonour>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体统:格局,规矩。指言行没有规矩,不成样子。
成语举例:这是件不成体统的事,谁也不要再问了。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补语、分句;表示人言行放肆,或有失庄重
成语结构:动宾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体,不能读作“tí”。
成语辨形:体,不能写作“休”。
成语谜面:肢解
歇后语:水桶没把;乌龟爬上讲台
详细解释
- 形容事物或行为不合乎常理,不符合规范,缺乏秩序和规矩。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人的言行举止不合规矩,或者形容事物的组织、安排等不合理,不规范。
故事起源
- 不成体统这个成语最早见于《晋书·刘琨传》,原文是“琨少好夸誉,言语不成体统。”后来成为常用成语。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不”、“成”、“体统”三个字组成。
例句
- 1. 他的穿着总是不成体统的,经常穿得很随便。2. 这个会议的组织很不成体统,没有明确的议程。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不成体统”拆分为“不成”和“体统”两部分来记忆。不成表示不符合,体统表示规矩、秩序。记住这个词语的基本含义后,可以通过多使用和观察不成体统的场景来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形容“不合规矩”的成语,例如“无章法”、“不伦不类”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书包总是东西乱七八糟的,真不成体统。2. 初中生:老师上课的时候,有的同学玩手机,真不成体统。3. 高中生:学校组织的活动安排得很混乱,真不成体统。4. 大学生:某某同学的行为太不成体统了,上课总是迟到早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