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罪立功
拼音dài zuì lì gōng
含义带着罪过或错误去创立功勋,以功赎罪。
出处明·王守仁《案行漳南道守巡官戴罪督兵剿贼》:“其覃恒等所统军,就仰高伟管领,戴罪杀贼立功自赎。”
典故出处
明·王守仁《案行漳南道守巡官戴罪督兵剿贼》:“其覃恒等所统军,就仰高伟管领,戴罪杀贼立功自赎。”
近义词
立功赎罪、改邪归正
反义词
负隅顽抗、顽抗到底、死不改悔
英文翻译
make amends for one's wrong doing <atone for one's crime by doing good deeds>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带着罪过或错误去创立功勋,以功赎罪。
成语举例:我们希望那些犯过罪的人能够戴罪立功。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借指赎罪
成语结构:连动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辨形:戴,不能写作“带”。
成语辨析:戴罪立功和“主功赎罪”;都常用来教育有罪过的人去立功劳以消销罪过。不同在于:①戴罪立功的前后两截是对举关系;“立功赎罪”是目的关系。②戴罪立功偏重在“立功”;不光指“赎罪”;往往还能得到奖励;语义较轻;“立功赎罪”偏重在“赎罪”;语义较重。
详细解释
- 戴罪立功是一个反映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勇于承担责任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的精神。它强调了个人的勇气、智慧和能力,以及在困境中能够积极应对和改变局势的能力。
使用场景
- 该成语常用于形容在犯错或受到责备后,通过努力改正错误并取得出色表现的情况。它可以用来鼓励他人面对错误和困难,勇敢地迎接挑战,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
故事起源
- 《史记·韩非子列传》中记载了一个关于戴罪立功的故事。战国时期,韩非子被误会为间谍,被判处死刑。然而,韩非子通过言辞和智慧使得王公大臣相信了他的清白,并成功地为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个故事成为了“戴罪立功”的来源。
成语结构
- 戴罪立功由四个汉字组成,分别是“戴”、“罪”、“立”和“功”。
例句
- 1. 他在犯错后,努力改正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真是戴罪立功。2. 尽管他曾犯过错误,但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成绩,证明了自己是戴罪立功的好榜样。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每个汉字的意思和发音与具体的场景联系起来记忆。例如,想象一个人戴着罪名站在立功的道路上,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表现来赢得认可和赞赏。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勇气、责任和改过自新相关的成语,例如“改过自新”、“勇往直前”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考试中作弊被老师发现了,但我后来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好成绩,戴罪立功。2. 初中生:我曾经因为捣乱被校长罚站,但我后来通过积极参加学校活动,戴罪立功。3. 高中生:我在高中时做错了很多事情,但我通过努力学习和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戴罪立功,被大学录取了。4. 大学生:我在大学期间犯了很多错误,但我通过努力学习和参与社会志愿者工作,戴罪立功,获得了优秀毕业生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