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武之地
拼音yòng wǔ zhī dì
含义形容地形险要,利于作战的地方。比喻可以施展自己才能的地方或机会。
出处《晋书·姚襄载记》:“洛阳虽小,山河四塞,亦是用武之地。”
典故出处
《晋书·姚襄载记》:“洛阳虽小,山河四塞,亦是用武之地。”
英文翻译
play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形容地形险要,利于作战的地方。比喻可以施展自己才能的地方或机会。
成语举例:冰心《两个家庭》:“你自己先把根基弄坏了,将来就有用武之地,也不能做个大英雄,岂不是自暴自弃?”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地,不能读作“de”。
成语辨形:武,不能写作“伍”。
成语故事
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南征荆州,刘琮投降曹操,刘备不忍心拿下荆州就只好去东吴联合孙权。诸葛亮在柴桑劝说孙权,说刘备考虑同刘表的关系才落得英雄无用武之地。他希望孙权能够与联合起来共同对付曹操。
详细解释
- 用武之地原指战场上可以发挥兵力的地方,后引申为能够充分发挥才能、能力的地方或场合。表示某个地方或场合适合展示个人的才能,能够充分发挥所长。
使用场景
- 用于形容个人或团队在某个特定的环境中能够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和价值的情况。常用于工作、学习、竞争等场合。
故事起源
- 成语“用武之地”最早出现在《孟子·告子下》中,原文为:“以德报怨,何如?可以也。非其鬼而祭之,亦可以也。不知其死而祭之,不可以也。君子之道,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大德不忘却之备,可谓得之矣。用之则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可以为用武之地矣。”这里的“用武之地”指的是能够发挥才能的地方,后来逐渐演变为成语。
成语结构
- 主要由“用武”、“之”和“地”三个部分组成。其中,“用武”表示发挥才能,“之”为连词,“地”表示地方或场合。
例句
- 1. 这个项目对于你来说是个用武之地,你一定能够发挥出你的才能。2. 在这个公司,你能够找到一个真正的用武之地,让你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
记忆技巧
- 将“用武之地”与“发挥才能的地方”进行联想,形象地将自己想象成一个勇敢的战士,在适当的场合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用武之地”相关的成语,如“发扬光大”、“斗志昂扬”等,以扩展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学校的舞台上,我能够展示自己的才艺,这是我的用武之地。2. 初中生:参加数学竞赛是我的用武之地,我能够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数学能力。3. 高中生:在学校的辩论赛中,我能够运用自己的口才和思维能力,这是我的用武之地。4. 大学生:在实习的公司里,我能够应用所学的知识,这是我的用武之地。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能够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经验,这是我的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