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崇洋媚外在词典中的解释
chóngyángmèiwài

崇洋媚外

拼音chóng yáng mèi wài

含义洋:西洋,指西方国家;媚:谄媚。崇拜西方一切,谄媚外国人。指丧失民族自尊心,一味奉承巴结外国人。

出处茅盾《向鲁迅学习》:“那时清王朝以及当权的洋务派崇洋媚外,出卖国家主权。”

典故出处

  • 茅盾《向鲁迅学习》:“那时清王朝以及当权的洋务派崇洋媚外,出卖国家主权。”

近义词

  • 卑躬屈膝、卖国求荣

反义词

  • 刚直不阿、高风亮节

英文翻译

  • have a servile attitude to foreign things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洋:西洋,指西方国家;媚:谄媚。崇拜西方一切,谄媚外国人。指丧失民族自尊心,一味奉承巴结外国人。
    成语举例:我们要借鉴外国的科技成果,但要防止崇洋媚外思想苗头的出现。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人没有民族自尊心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现代
    成语正音:媚,不能读作“méi”。
    成语辨形:外,不能写作“处”。
    成语谜面:李鸿章

详细解释

  • 崇洋媚外是一个贬义词语,用来形容个体或群体对外国事物过度崇拜,甚至疯狂追求外国文化、价值观念,而对本国文化和价值观念不予重视或轻视。这种行为通常是出于自卑感或缺乏自信心,希望通过模仿外国人或接纳外国文化来提升自己的地位或获得认可。

使用场景

  • 崇洋媚外的使用场景多种多样,可以用来形容个人对外国时尚、外国电影、外国语言等的过度追求;也可以用来形容社会或国家对外国文化和价值观的盲目追捧,忽视本国文化的发展和保护。

故事起源

  • 崇洋媚外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近代史。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期,中国面临着列强侵略和国家危机,一些知识分子和精英阶层开始追求西方文化和科技,希望通过模仿西方来实现国家的现代化。然而,这种盲目崇拜外国的行为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和反思,从而形成了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 崇洋媚外是由“崇洋”和“媚外”两个词组成的。其中,“崇洋”指盲目崇拜外国,将外国视为至高无上的;“媚外”指对外国事物过度追捧,甚至放弃本国文化和价值观。

例句

  • 1. 他整天追求时尚,从头到脚都是外国品牌,真是崇洋媚外。2. 这部电影的剧情平庸,但他们却盲目崇拜外国电影,真是崇洋媚外的表现。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穿着西装、戴着墨镜,手里拿着外国的文化艺术品,对着镜子不停地崇拜自己,这样就能够形象地记忆崇洋媚外的含义。

延伸学习

  • 深入了解本国的文化和价值观,了解本国的优秀传统和历史,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珍惜自己的文化。同时,也要开放心态,接纳外国文化的优点,并在自己的文化中进行合理的融合和创新。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觉得那些只追求外国玩具的同学都是崇洋媚外。2. 初中生:她整天看韩剧、学韩语,完全崇洋媚外。3. 高中生:一些同学为了追求时尚,不顾学校规定穿着外国制服,真是崇洋媚外。4. 大学生:他去了国外留学后,完全融入了当地文化,有点儿崇洋媚外的感觉。

拆字解意

崇洋媚外成语造句

  • 崇洋媚外造句(精选27条)

    1、甲:城里人崇洋媚外太严重了,你瞧,连厕所都写上英文字母了。乙:农村有所不同吧,是不是只写“茅厕”?甲:当然不一样,农村是写“打不流西”。2、如今崇洋媚外,数典忘祖的人可多着呢!3、古往今来,崇洋媚外者何其多也!4、他最先发表文章鼓吹崇洋...

  • 崇洋媚外造句(精选18条)

    崇洋媚外解释:洋:西洋,指西方国家;媚:谄媚。崇拜西方一切,谄媚外国人。指丧失民族自尊心,一味奉承巴结外国人。近义词:卑躬屈膝卖国求荣反义词:刚直不阿高风亮节1.我们要借鉴外国的科技成果,但要防止崇洋媚外思想苗头的出现。2.我们既要反对崇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