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阴乘兴
拼音shān yīn chéng xīng
含义后指访友。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王徽之)居山阴,夜大雪……忽忆戴安道(戴逵),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典故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王徽之)居山阴,夜大雪……忽忆戴安道(戴逵),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近义词
山阴夜雪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后指访友。
成语举例:唐·罗隐《寄崔庆孙》诗:“还拟山阴乘兴,雪寒难得渡江船。”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指访友
成语结构:紧缩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生性高傲,行为豪放不拘,他辞官隐居在山阴,天天游山玩水,饮酒吟诗。在一个大雪夜里,他喝酒赏景觉得少了琴声,就命仆人开船连夜赶往戴逵处,拂晓时赶到戴门前,却说:“山阴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详细解释
- 山阴乘兴是一个由“山阴”和“乘兴”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山阴指的是山的北方,乘兴指的是利用兴奋的心情来进行某项活动。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在适宜的时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兴趣。
使用场景
- 山阴乘兴常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适当的时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兴趣。可以用来鼓励他人在有利的条件下积极主动地去做某件事情。
故事起源
- 《庄子·逍遥游》中有一则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山阴乘兴的人。他在山上放牧,看到一只兔子跑过,他忽然感到兴奋,迅速跳起,追赶兔子。由于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能和兴趣,最终追到了兔子。因此,后人就用“山阴乘兴”来形容在适宜的时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兴趣。
成语结构
- 主语+动词+宾语
例句
- 1. 他在考试中山阴乘兴,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 她喜欢绘画,每当她乘兴时,作品总是特别出色。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山阴乘兴”与寓言故事中的山阴放牧者追赶兔子的场景联系起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意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乘兴相关的成语,如“乘兴而来”、“乘兴而行”等,可以加深对山阴乘兴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今天放学后,我山阴乘兴地去参加了画画比赛。2. 初中生:我山阴乘兴地报名参加了学校的足球队,希望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足球运动员。3. 高中生:我在考试中山阴乘兴,发挥出了自己的最佳水平,取得了满意的成绩。4. 大学生:在暑假期间,我山阴乘兴地参加了志愿者活动,为社区做出了一些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