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息奄奄
拼音qì xī yǎn yǎn
含义形容呼吸微弱,快要断气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
出处晋·李密《陈情表》:“但以刘日薄西山,乞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典故出处
晋·李密《陈情表》:“但以刘日薄西山,乞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近义词
奄奄一息、苟延残喘
反义词
生龙活虎、生气勃勃
英文翻译
at the point of death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形容呼吸微弱,快要断气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
成语举例:(1)这个病人已经气息奄奄,医生也已无力挽回了。(2)他爷爷得重病住进了医院,已气息奄奄。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补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奄奄,不能读作“yān yān”。
成语辨形:息,不能写作“吸”。
成语辨析:气息奄奄和“奄奄一息”都可形容“气息微弱;生命垂危”;引申为事物将亡。但“奄奄一息”比气息奄奄语气重。
成语故事
晋武帝统一全国后,推行“以孝治天下”,提倡孝敬父母,尊重老人。他想启用西蜀尚书郎李密,就下诏书任命李密为郎中。李密不愿出来做官,就写《陈情表》上书晋武帝,说祖母已经气息奄奄,两人形影相吊、相依为命,待伺候祖母后再出来做官。
详细解释
- 气息奄奄是由“气息”和“奄奄”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气息”指的是呼吸、生命力,而“奄奄”表示微弱、将要消逝的状态。整个成语的意思是形容生命力非常微弱,即将丧失。
使用场景
- 通常用于描述生命垂危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病重的人、濒临死亡的动物或事物等。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淮南子·天文训》一书中。其中记载了一个关于吕洞宾的故事:吕洞宾是道家的著名仙人,有一天他与朋友走在路上,突然看到一只蛇被车轮碾压,奄奄一息。吕洞宾立即施展法术,救活了这只蛇。从那以后,“气息奄奄”就成为了形容生命垂危的成语。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形容词构成,形容词之间用“奄奄”连接。
例句
- 1. 他病得很重,现在的状态已经是气息奄奄了。2. 这个项目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现在已经是气息奄奄,随时可能失败。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气息奄奄”与生命力微弱、濒临死亡的状态联系起来,形象地想象一个人或动物只剩下微弱的呼吸,即可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生命、健康相关的成语,如“生机勃勃”、“生气勃勃”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生病了,现在看起来好像是气息奄奄的。2. 初中生:经历了一场车祸后,他的状态已经是气息奄奄了。3. 高中生:这个老人年纪大了,身体状况已经是气息奄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