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拼音shuǐ kě zài zhōu,yì kě fù zhōu
含义比喻在平时要想到可能发生的困难和危险。
出处《后汉书·皇甫规传》注引《孔子家语》:“孔子曰:‘夫君者舟也,人者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可知也。’”
典故出处
《后汉书·皇甫规传》注引《孔子家语》:“孔子曰:‘夫君者舟也,人者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可知也。’”
近义词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英文翻译
Fire is as hurtful as healthful. <The same knife cuts bread and fingers.>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比喻在平时要想到可能发生的困难和危险。
成语举例:作为统治者应该明白“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不能贪求无厌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成语结构:复句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这个成语源自《战国策·齐策二》中的一句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意思是水既可以承载船只,也可以翻覆船只。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同一件事物既可以给人带来好处,也可以给人带来危险。在生活中,我们要认识到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需要正确对待。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事物的两面性,也可以用来劝告人们要正确对待事物。比如,在工作中,我们要认识到技术的发展既可以带来便利,也可能会带来一些问题;在人际关系中,我们要认识到同样的人既可以给我们带来快乐,也可能会给我们带来痛苦。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战国时期。当时,齐国的国君想要攻打邻国,于是找到了一位船夫,希望他帮忙运输军队。船夫问国君:“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您确定要我帮忙吗?”国君回答说:“我知道水有两面性,但我相信我们的军队一定能够克服困难。”最终,齐国成功攻打了邻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要正确对待。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两个部分组成,分别是“水可载舟”和“亦可覆舟”。
例句
- 1. 这个新技术既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也可能带来一些安全隐患,我们要认识到水可载舟,亦可覆舟。2. 他的成功既源于他的努力,也可能导致他忽视了其他重要的事情,这是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典型例子。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艘船在水上航行,有时顺风顺水,有时却遇到大风浪。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其他类似的成语,比如“得陇望蜀”、“因噎废食”等,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所以我们要珍惜环境,不要乱扔垃圾。2. 初中生:同学之间的友谊是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我们要珍惜彼此的友谊。3. 高中生:大学生活是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我们要努力学习,同时也要注意平衡生活的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