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圣人之年在词典中的解释
shèngrénzhīnián

圣人之年

拼音shèng rén zhī nián

含义指一个人的智慧和道德水平达到了极高的境界,如同圣人一样。

出处

详细解释

  • 成语“圣人之年”源自《庄子·内篇》:“圣人之年,一日而足以当其年。”意为一个圣人所活的一天,足够代表他一年的智慧和品德。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智慧超过常人,达到了圣人的境界。

使用场景

  • 用于形容一个人的品德和智慧非常高尚,超越了常人的境界。常用于夸奖有着卓越道德和智慧的人。

故事起源

  • 成语“圣人之年”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的著作《庄子·内篇》。庄子是中国古代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这本书中通过对话和寓言的形式,探讨了人的本性、生活哲学等问题。

成语结构

  • 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圣人”、“之”和“年”。

例句

  • 1. 他的品德和智慧已经达到了圣人之年的境界。2. 这位老教授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他的学问可谓是圣人之年。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庄子的著作《庄子·内篇》联系起来,记住成语的起源和含义。同时,可以将“圣人之年”与智慧和道德高尚的形象联系起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深入学习庄子的哲学思想,了解他对人性、道德和生活的看法。同时,可以学习其他与智慧和道德相关的成语,如“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说,只有做好事情的人才能活到圣人之年。2. 初中生:他的品德和学习成绩都非常优秀,真是圣人之年啊!3. 高中生: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能够保持道德修养的人真是圣人之年。4. 大学生:只有不断追求知识和提高自己,才能达到圣人之年的境界。

拆字解意

圣人之年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