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叵测
拼音xīn huái pǒ cè
含义心怀:民心,存心;叵:不可。指存心险恶,不可推测。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曹操心怀叵测,叔父若往,恐遭其害。”
典故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曹操心怀叵测,叔父若往,恐遭其害。”
近义词
笑里藏刀、心怀鬼胎、居心不良
反义词
胸怀坦荡、光明正大、堂堂正正
英文翻译
with evil intent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心怀:民心,存心;叵:不可。指存心险恶,不可推测。
成语举例:他的为人处世,表明他是一个心怀叵测的人。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测,不能读作“chè”。
成语辨形:叵,不能写作“巨”。
成语辨析:心怀叵测和“别有用心”;都用作贬义;居心不良。但“心怀叵测”语义更重;居心险恶;不可测度。
成语谜面:最阴险的人
成语故事
三国时期,曹操准备率军南下攻打孙权与刘备,担心凉州太守马腾趁机作乱,就采用谋士荀攸的建议,封马腾为征南大将军,骗至许都杀害。马腾不相信侄儿马岱说曹操是一个心怀叵测的人,就带儿子马休一起去许都,结果被曹操杀害。
详细解释
- 心怀叵测这个成语由两个部分组成。心怀指的是内心的想法和目的,叵测表示难以捉摸、不可预测。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的心思深沉、复杂,别人很难猜测他的真实意图。这样的人常常会采取欺骗、隐藏真实意图的行为。
使用场景
- 心怀叵测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心机深沉、心思难以捉摸的人。这个成语可以用在各种场合中,比如形容一个人的动机不明,或者形容一个人的行为让人摸不清底细。在口语和书面语中都可以使用。
故事起源
- 关于心怀叵测的故事起源较为模糊,目前尚无确切的出处和故事。但是这个成语的意思和用法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出现过,说明它至少可以追溯到古代。
成语结构
- 心怀叵测是一个四字成语,由两个词组成。
例句
- 1. 他的心怀叵测,让人很难猜测他的真实意图。2. 这个人太心怀叵测了,我们要小心应对他的计谋。
记忆技巧
- 记忆成语可以使用联想和创造关联的方法。你可以想象一个人心中有许多复杂的线路和迷宫,别人很难找到其中的出口,这样可以帮助你记住心怀叵测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比如心细如发、心口如一等。这样可以丰富你的成语知识,并提高你的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我觉得小明心怀叵测,他总是偷偷看我的试卷。2. 初中生:这个班上有个同学,心怀叵测,总是在背后说我坏话。3. 高中生:这个政治家的心思真是心怀叵测,他的真实意图很难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