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栋梁之材在词典中的解释
dòngliángzhīcái

栋梁之材

拼音dòng liáng zhī cái

含义栋:脊檩,正梁。能做房屋大梁的木材。比喻能担当国家重任的人才。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庾子嵩目和峤,森森如千丈松,虽磊砢有节目,施之大厦,有栋梁之用。”

典故出处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庾子嵩目和峤,森森如千丈松,虽磊砢有节目,施之大厦,有栋梁之用。”

近义词

  • 出类拔萃

反义词

  • 庸碌之辈、斗筲之材

英文翻译

  • a man of tremendous promise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栋:脊檩,正梁。能做房屋大梁的木材。比喻能担当国家重任的人才。
    成语举例:将来你们姑表兄弟,必是国家栋梁之材,股肱膀臂,同时出在两府,前程真是无可限量呀!(端木蕻良《曹雪芹》第十六章)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辨形:栋,不能写作“洞”。
    成语谜面:最有用的木材

成语故事

  • 春秋时期,少年的孔子父母双亡,只有跟着异母兄弟孟皮一起生活,孟皮劝他学赶马车,孔子则坚持好学,他想当君子,想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他说:“君子谋道不谋食。”也就是这种思想迫使他怀才不遇,到处受排挤。

详细解释

  • 栋梁,指建筑物中起支撑作用的主要梁木;之材,指材料、素质。栋梁之材比喻具备重要才能和能力的人,可以承担重任,成为支撑整个团体或事业的中流砥柱。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有潜力成为重要人物或核心力量的人,特别是指那些能够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承担重任、发挥重要作用的人。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来源于《论语·子罕篇》中的一句话:“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意思是说,士人如果只是怀才不遇,而没有能够为国家、社会作出实际贡献的实践机会,就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士人。后来,人们将“士而怀居”解释为有才能的人没有发挥才干的机会,而将“不足以为士矣”解释为有才能的人如果没有机会展示才干,就不能成为重要人物。这样,就形成了“栋梁之材”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 主语+栋梁之材

例句

  • 1. 他年轻时就展现出了出色的领导才能,是我们公司的栋梁之材。2. 这位年轻的科学家具备丰富的知识和创新思维,有成为科研领域栋梁之材的潜力。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成“栋梁之材”就像是一根承担重任的主梁,支撑着整个建筑物。记住这个形象,就能够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栋梁之材”相关的成语,如“桃李满天下”、“龙马精神”等,进一步丰富对中国文化和语言的认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说我是班级的栋梁之材,我要努力学习,成为大家的榜样。2. 初中生:我觉得班里的几个同学都是栋梁之材,将来一定能在各自的领域取得很大的成就。3. 高中生:他的领导能力和组织才能很突出,是学校栋梁之材的代表。4. 大学生:大家都认为他是学院的栋梁之材,因为他在学术研究方面有很大的潜力。5. 成年人:我们公司的年轻员工都是栋梁之材,他们有能力带领公司走向更好的发展。

拆字解意

栋梁之材成语造句

  • 栋梁之材造句(精选28条)

    1、他,一个贫穷地区的农村青年,却立下了鸿鹄之志,非要完成高等学府的学习,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2、栋梁之材别急呀!看看小爷我如何大显神通!3、最后,祝每个同学都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快快乐乐地学习,轻轻松松地生活,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