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急跳墙
拼音gǒu jí tiào qiáng
含义狗急了也能跳过墙去。比喻坏人在走投无路时豁出去,不顾一切地捣乱。
出处《敦煌变文集·燕子赋》:“人急烧香,狗急蓦墙。”
典故出处
《敦煌变文集·燕子赋》:“人急烧香,狗急蓦墙。”
近义词
困兽犹斗、孤注一掷、铤而走险
英文翻译
Desperation drives a dog to jump over a wall.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狗急了也能跳过墙去。比喻坏人在走投无路时豁出去,不顾一切地捣乱。
成语举例:今儿我听了他的短儿,“人急造反,狗急跳墙”,不但生事,而且我还没趣。(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二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紧缩式
产生年代:近代
成语辨析:狗急跳墙和“垂死挣扎”;都含有“不顾一切地进行抵抗”的意思。但狗急跳墙强调被逼得走投无路时;“垂死挣扎”强调是在临近死亡时。
详细解释
- 这个成语比喻人在危急关头,为了自保或摆脱困境,不择手段地采取极端行为。狗急跳墙常常用来形容人在绝境中的疯狂行为或不顾一切的举动。
使用场景
- 狗急跳墙常常用于形容某人或某事在无法找到解决办法或处于绝境时,不顾一切地采取极端行为。这个成语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场景,例如描述某人失去工作后,为了生计而进行不法行为;或者形容某个政治集团在面临丧失权力的威胁时,采取极端手段来保持控制。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部戏剧作品《红楼梦》。故事中的一个角色贾瑞因为贪婪被贾母责罚,他为了逃避责罚,绝望之下从墙上跳下来。后来,人们将他的行为比喻为狗急跳墙,用来形容人在危急关头的极端举动。
成语结构
- 狗急跳墙是一个主谓宾结构的成语,其中狗是主语,急跳墙是谓语动词短语。
例句
- 1. 当公司陷入经营困境时,一些员工会狗急跳墙地离职。2. 政府面临丧失选举的威胁时,可能会采取狗急跳墙的手段来保持权力。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只狗在墙边急得跳来跳去,这个画面会帮助你记住这个成语的意思。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成语的用法和故事背景,可以阅读相关的成语故事书籍或参加成语学习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当小明的作业丢失了,他变得狗急跳墙地找寻。2. 初中生:考试前夜,小红发现自己完全没有复习,她开始狗急跳墙地翻阅课本。3. 高中生:面对高考的压力,小李感到狗急跳墙,开始进行超负荷的学习。4. 大学生:为了找到实习工作,小张变得狗急跳墙,不择手段地投递简历。5. 成年人:公司面临倒闭的危机,为了保住饭碗,小王开始狗急跳墙地寻找新的工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