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倾卵破
拼音cháo qīng luǎn pò
含义比喻灭门之祸,无一得免。亦以喻整体被毁,其中的个别也不可能幸存。
出处《后汉书·孔融传》载:孔融被曹操逮捕时,有女七岁,子九岁,两人正在下棋,安坐不动。左右问父被捕为何不起,答曰:“安有巢毁而卵不破乎!”意指父被害,自己也不得幸免。
典故出处
《后汉书·孔融传》载:孔融被曹操逮捕时,有女七岁,子九岁,两人正在下棋,安坐不动。左右问父被捕为何不起,答曰:“安有巢毁而卵不破乎!”意指父被害,自己也不得幸免。
近义词
巢毁卵破、巢倾卵覆
反义词
完好无损
英文翻译
the nest destroyed and the eggs broken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比喻灭门之祸,无一得免。亦以喻整体被毁,其中的个别也不可能幸存。
成语举例:乾曰:‘吾兄弟分张,各在异处。今日之事,想无全者,儿子既小,未有所积,亦恐巢倾卵破,夫欲何言!’★《北齐书·高乾传》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则谓语、定语;指全部毁灭
成语结构:连动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
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独断专行。孔融提出反对意见,曹操就派人去孔融家里去逮捕他,孔融有一个七岁的女儿和一个九岁的儿子也一同被捕,当时他们正在下棋就是不起来,有人问他为什么不起来,他说“安有巢而卵不破乎?”。
详细解释
- 巢倾卵破这个成语是由“巢”、“倾”、“卵”、“破”四个字组成的。其中,“巢”指鸟类的窝,也可以引申为人类的家园;“倾”表示倾斜、倒下;“卵”是鸟类的蛋,也可以指代宝贵的东西;“破”表示破裂、破碎。整个成语的意思是,由于保护巢穴而导致巢中的宝贝被破坏或毁灭。
使用场景
- 巢倾卵破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因过度保护而导致不好的结果。可以用来描述一些行为或决策,虽然本意是为了保护或爱护,但最终却带来了损失或灾难。
故事起源
- 巢倾卵破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中。故事是讲述春秋时期,齐国有一个人在树上建了一个鸟巢,亲手孵化了一窝鸟蛋。他非常害怕鸟蛋受到损害,于是每天都不离巢,不让任何人靠近。然而,一天他离开巢去取食,正好被一位路过的行人看见。这个人心生恶意,故意用石头打破了鸟蛋。当齐国人回来时,发现鸟蛋已经被破坏,非常伤心和愤怒。这个故事告诉人们,有时候过度的保护反而会导致不好的结果。
成语结构
- 巢倾卵破是一个四个字的成语,结构简单明了。
例句
- 1. 他过于溺爱孩子,结果巢倾卵破。2. 虽然他是出于好意,但他的行为却导致了巢倾卵破。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巢倾卵破与“过度保护”联系起来,形象地想象一个人过于害怕自己的巢被破坏,结果反而自己破坏了巢中的宝贝。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类似意思的成语,比如“害人不浅”、“杀鸡取卵”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过于保护自己的玩具,结果不小心把它摔坏了,真是巢倾卵破。2. 初中生:她为了保护自己的秘密,不惜伤害了朋友的感情,真是巢倾卵破。3. 高中生:政府过度干预市场经济,导致了许多企业破产,真是巢倾卵破。4. 大学生:他过于保护自己的隐私,结果错过了很多机会,真是巢倾卵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