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月读书
拼音yìng yuè dú shū
含义利用月光来照明读书。形容家境清贫,勤学苦读。
出处《南史·江泌传》:“泌少贫,昼日斫屧为业,夜读书随月光,光斜则握卷升屋,睡极堕地则更登。”
典故出处
《南史·江泌传》:“泌少贫,昼日斫屧为业,夜读书随月光,光斜则握卷升屋,睡极堕地则更登。”
近义词
映雪读书
英文翻译
study by the light of moon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利用月光来照明读书。形容家境清贫,勤学苦读。
成语举例:元·苏彦文《冬景》:“休强呵映月读书,且免了这扫雪烹茶。”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勤奋读书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
南朝人江泌小时家贫,白天要帮助家里做些杂活维持生计,晚上他抓紧时间来学习,由于买不起烛火,就只有站在月光底下读书,月亮西坠。他爬上梯子接着读,经常因困倦从梯子上摔下,爬起来后接着读书。
详细解释
- 映月读书是一个比喻性的成语,由“映月”和“读书”两个词组成。映月指月光照在地面上,而读书则代表着专心致志地阅读。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读书时心境宁静、专注的状态。
使用场景
- 映月读书常用来形容读书时的安静和专注,可以用于表扬学生专心读书,也可以用于形容自己或他人在阅读时的状态。
故事起源
- 映月读书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唐代文学家韩愈曾经在半夜里看到一位老人在月光下读书。韩愈非常好奇,便上前询问老人为何在夜晚读书。老人回答说:“昼夜有别,白天太喧闹,而夜晚月明风静,正是读书的好时机。”韩愈被老人的回答所感动,从而有了“映月读书”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 映月读书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映月”和动词“读书”组成。
例句
- 1. 他每天晚上都在庭院里映月读书。2. 在安静的夜晚,我喜欢映月读书,感受内心的宁静。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想象自己在一个安静的夜晚,坐在月光下专心读书的场景来记忆这个成语。也可以将“映月读书”与平静、专注的状态联系起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读书风尚,以及古代文学作品中对映月读书的描写。还可以学习其他与读书相关的成语,如“腹有诗书”、“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每晚都会映月读书,希望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2. 初中生:在寒假里,我抽出时间映月读书,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3. 高中生:考试将至,我每天晚上都映月读书,为了取得好成绩努力奋斗。4. 大学生:大学生活中,映月读书是我最享受的时刻,让我感受到知识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