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安民告示在词典中的解释
ānmíngàoshì

安民告示

拼音ān mín gào shì

含义安定人心的布告。现也指把要商量的或要办的事情预先通知大家。

出处清·金念劬《避兵十日记》:“嘱两县速出安民告示,谕令店铺照常开张。”

典故出处

  • 清·金念劬《避兵十日记》:“嘱两县速出安民告示,谕令店铺照常开张。”

英文翻译

  • a notice to reassure the public <advance notice>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安定人心的布告。现也指把要商量的或要办的事情预先通知大家。
    成语举例:开会要事先通知,像出安民告示一样,让大家知道要讨论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并且早做准备。(毛泽东《党委会的工作方法》)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提前通知人做好准备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近代
    成语正音:民,不能读作“mǐn”。
    成语辨形:示,不能写作“是”。
    成语谜面:布告

详细解释

  • 安民告示是指官方发布的一种公告或布告,旨在安抚民心,使民众安定下来。这种告示通常包含政府的政策或措施,以及对民众的一些建议或指导,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使用场景

  • 安民告示常见于社会动荡或危机时期,政府通过发布安民告示来稳定民心,提供指导和安全保障,以保持社会的正常运转。

故事起源

  • 关于“安民告示”的具体起源故事尚无确切记载,但它源于古代中国的治国理政原则。中国古代的统治者认识到,通过发布安民告示,能够稳定民心,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使国家长治久安。

成语结构

  • 安民告示是一个由三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每个汉字的含义为:安、民、告示。

例句

  • 1. 政府发布了一份安民告示,呼吁民众保持冷静,共同维护社会的稳定。2. 在社会动荡时期,政府发布了多个安民告示,以稳定民心。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安民告示”。例如,将“安”字联想为安定、安心,将“民”字联想为民众、人民,将“告示”联想为公告、布告。通过将这些关联的词语进行联想,可以更容易地记忆和理解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中国古代的治国理政原则,深入研究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安民告示”。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在班级里发布了一份安民告示,希望我们能够保持安静,不打闹。2. 初中生:政府发布了一份安民告示,提醒市民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3. 高中生:在社会动荡的时期,政府发布了多个安民告示,呼吁民众保持冷静,不参与暴力活动。

拆字解意

安民告示成语造句

  • 安民告示造句(精选66条)

    1、一边命人贴出安民告示,四门派人把守。2、“安民告示”的出现,更加激化了利安花园业主们的不满情绪。3、第二张则是安民告示,不外乎让百姓安心的一篇通告,最引人注目的是其中一个名称及一句话。4、程普,你现在就去发下安民告示,稳定百姓的情绪!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