啼天哭地
拼音tí tiān kū dì
含义呼天叫地的哭号,形容非常悲痛。
出处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阑路驾上书》:“奉使来时,惊天动地,奉使去时,乌天黑地,官吏都欢天喜地,百姓却啼天哭地。”
典故出处
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阑路驾上书》:“奉使来时,惊天动地,奉使去时,乌天黑地,官吏都欢天喜地,百姓却啼天哭地。”
近义词
呼天喊地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呼天叫地的哭号,形容非常悲痛。
成语举例:明·陶宗仪《辍耕录·阑驾上书》:“奉使来时,惊天动地;奉使去时,乌天黑地;官吏都欢天喜地,百姓却啼天哭地。”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啼天哭地形容哭声大到似乎能够撼动天地,表示哭得非常悲痛、伤心或绝望。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极度悲伤或痛苦的场景,例如失去亲人、失恋、遭受重大打击等情况。
故事起源
- 《庄子·逍遥游》中有一段描写,道士庄周讲述了一个人哭得非常悲痛的故事。这个人的哭声震动了天地,河水因此泛滥,大地因此震动,天空因此下雨,形成了啼天哭地的景象。
成语结构
- 成语由四个汉字组成,分别是啼、天、哭、地。
例句
- 1. 她听到父亲去世的消息后,哭得啼天哭地。2. 那个小孩失去了最好的朋友,哭得啼天哭地。3. 在电影的最后一幕,女主角因为失去了自己的孩子,哭得啼天哭地。
记忆技巧
- 1. 将“啼天哭地”的发音与其含义进行联想,想象一个人哭得声嘶力竭,声音大到能够撼动天地。2. 可以画一个形象的场景,将天空和大地都被哭声震动的情景描绘出来,帮助记忆该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1. 学习其他与悲伤情绪相关的成语,如“伤心欲绝”、“泪如雨下”等。2. 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故事或诗歌,了解更多关于悲伤情绪的表达方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听到小狗被车撞了,小明哭得啼天哭地。2. 初中生:考试没考好,小红哭得啼天哭地。3. 高中生:被男朋友甩了,小芳哭得啼天哭地。4. 大学生:看到家乡被洪水淹没,小杰哭得啼天哭地。5. 成年人:得知亲人去世,小丽哭得啼天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