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高招风
拼音shù gāo zhāo fēng
含义比喻人出了名或有了钱财就容易惹人注意,引起麻烦。同“树大招风”。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太平懃禅师法嗣》:“问曰:‘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潭深鱼聚。’悟曰:‘见后如何?’师曰:‘树高招风。’”
典故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太平懃禅师法嗣》:“问曰:‘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潭深鱼聚。’悟曰:‘见后如何?’师曰:‘树高招风。’”
近义词
树大招风
英文翻译
A great tree attracts the wind.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比喻人出了名或有了钱财就容易惹人注意,引起麻烦。同“树大招风”。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形容地位高易受到攻击
成语结构:紧缩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比喻有地位、有影响力的人更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和攻击。树高,指树木高大,显眼,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招风,比喻引来非议、攻击。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那些有地位、有影响力的人,特别是在面临批评和攻击时。
故事起源
- 《汉书·王莽传》:“人皆知其树高招风,而不知其树高风则折也。”这是王莽担任大司马时的一句名言。王莽当时以其高位而备受争议,人们常常以各种方式攻击他。这句成语就是从这个故事中衍生出来的。
成语结构
- 主语+树高+招风
例句
- 1. 老师说:“你是班上的班长,树高招风,要注意自己的言行。”2. 这位明星因为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了争议性言论,树高招风,引来了大量的批评和攻击。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树木高大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同时也容易引来风的吹拂,类似地,有地位的人更容易引起关注和攻击。
延伸学习
- 了解成语的来源和故事背后的含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可以进一步了解王莽的历史背景和他在当时的地位,以及成语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妈妈说,当班长就像树高招风,要做好榜样。2. 初中生:老师告诉我们,担任班长是有责任的,因为树高招风,要注意自己的行为。3. 高中生:在竞选学生会主席的时候,我意识到树高招风,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压力。4. 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上发表言论时,要谨慎选择,因为树高招风,可能会引来非议和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