诲人不倦
拼音huì rén bù juàn
含义诲:教导。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出处《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典故出处
《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近义词
谆谆教导、不厌其烦、循循善诱
英文翻译
teach with tireless zeal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诲:教导。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成语举例:圣人说:“诲人不倦”,你又来问我,我岂有不说的理!(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八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中性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补充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诲,不能读作“huǐ”。
成语辨形:诲,不能写作“悔”或“侮”;倦,不能写作“卷”。
成语谜面:老大徒伤悲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经历新郑之病,他们不得不在当地住了几月,弟子樊迟问孔子怎样干农活。孔子心里不高兴,一反诲人不倦的习惯,承认不如老农。樊迟只好向当地农民请教,终于种出了葫芦、扁豆等瓜菜。
详细解释
- 诲,教育引导;人,别人;不倦,不厌倦。诲人不倦意味着教育引导他人时不知疲倦,不感到厌倦。这个成语形容人们对于教育引导的坚持不懈,不断努力。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教师、导师、父母等对学生、学徒、子女等的教育引导过程中。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晋书·王濬传》。王濬是晋朝时期的一位将领,他非常重视教育引导,对待学生非常耐心。一次,王濬教导学生弓箭射击,学生射箭不中,王濬一直教导不倦,直到学生射中目标为止。后来,人们就用“诲人不倦”来形容教育引导的耐心和坚持。
成语结构
- 动宾短语
例句
- 1. 作为一名好老师,他总是诲人不倦,尽力帮助学生取得进步。2. 父亲对我的教育非常用心,他诲人不倦地引导我成长。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诲人不倦”拆分为“诲人”和“不倦”两个部分记忆。诲人表示教育引导别人,不倦表示不知疲倦。通过联想记忆,想象一个教育者不厌倦地教导学生的场景,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教育引导相关的成语,例如“耐心细致”、“言传身教”等,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并加深对教育引导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诲人不倦地教我们写字,让我们进步很快。2. 初中生:我的导师诲人不倦地指导我科研,帮助我解决问题。3. 高中生:父母对我的教育非常用心,他们诲人不倦地引导我成长。4. 大学生:教授在课堂上诲人不倦地传授知识,让我们受益匪浅。